
四川綿廣高速羅家溝互通立交橋,高架橋林立。 楊鄭寶 攝

四川綿廣高速羅家溝互通立交橋,高架橋林立。 楊鄭寶 攝
5月8日上午,全國網絡媒體編輯記者走進“5.12”汶川大地震重災區四川廣元市,深入采訪了解震后四年,廣元的重建、發展振興等相關情況。采訪團一行來到綿廣高速羅家溝互通立交橋,廣元市交通部門負責人向記者們介紹了廣元次級交通樞紐建設的相關情況。
據了解,為了進一步促進四川北部與相鄰各省區的聯系,加快發展便捷交通網絡,優化大西南的交通網絡,讓“蜀道難”成為“蜀道不再難”,一直是川北廣大干部群眾的心愿。廣元次級交通樞紐建設各大項目的陸續開竣工,讓這個心愿一步步變成現實。

四川廣元市交通部門負責人介紹交通樞紐建設規劃情況。 楊鄭寶 攝
廣元市交通部門負責人說,廣元地處川陜甘三省結合部,嘉陵江上游,居于成都、西安、重慶、蘭州四大都市輻射圈的腹心交匯地帶和“成渝”、“關中—天水”兩大經濟連接帶的重要節點。由于其突出的地理區位優勢和逐步完善的交通基礎條件,2007年,廣元被確定為全國179個國家公路運輸樞紐之一,2009年,廣元被列為四川省12個區域性次級交通樞紐城市。由于廣元具備了這些優越的區位地理優勢,四川省牢牢抓住機遇,大力推進各大項目的實施,全力推動各項建設的開展。
記者了解到,廣元次級交通樞紐的建設目標是構建西部綜合交通樞紐中的川陜甘結合部連接大西南、大西北的川北次級交通樞紐。實現一小時到縣區、二小時到達毗鄰地市、三小時到達相鄰四大中心城市的區域交通中心,形成鐵路、公路、水運、航空、管道五位一體的快捷交通體系。
在已經建成通車的綿廣高速羅家溝互通立交橋,記者看到,高速公路立交橋架設在群山山坳之間,路面由多條高架橋支撐,車輛在道路上疾駛,交通十分順暢。
據介紹,由于該樞紐工程許多建設項目所在地地質條件十分復雜,施工作業需要穿越一些山體的斷裂帶,特別是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使得山體松動、巖層破碎,不少項目在建設之初,一直處于“無路、無電、無地材”的狀況,加上連年遭受山洪泥石流等災害,給工程建設帶來了種種困難和挑戰,建設任務艱巨。但建設者們不畏艱難,不斷攻堅克難,順利推進各項工程的建設進度。
目前,廣元市境內已經初步形成了由五條高速公路、兩條鐵路、五條國省公路、一條水路、一個支線機場為主的交通網絡。到2011年底,全市公路總里程達15663公里。
來源:廣西新聞網 編輯:潘青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