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園式的馬祖村

馬祖村農民漫步在新建小區
位于什邡城區西北的馬祖村,是中國佛教禪宗第八代祖師馬道一的出生地,距離市區7公里,距成都50余公里。全村幅員面積3200畝,轄15個村民小組,總農戶859戶,總人口2200人。在統籌城鄉和災后重建過程中,馬祖村依托底蘊深厚的馬祖文化,圍繞把馬祖村打造成什邡文化旅游第一村的發展目標,大力發展旅游休閑產業,著力打造馬祖故里景區。同時,馬祖村逐步探索出一整套社區和產業發展模式,并在社會管理創新實踐中取得了顯著成績。
近日,巴蜀萬里行記者走進什邡市馬祖鎮馬祖村的信息室內,了解了由什邡市政府委托清華同方開發的“村居管理綜合服務平臺”。據介紹,這套系統囊括了治安管理、人口數據、政務服務、產業發展、法律援助、義務教育等10多個方面的內容,將46個市級部門的行政審批和政務服務功能納入其中。信息化服務農村基層,馬祖村民在全省率先實現了足不出戶就能辦事。
馬祖村的實踐是個試點。在全省社會管理創新試點工作中,什邡市正通過搭建貫通部門、鄉鎮、行政村的信息化平臺,推進示范創新。2012年,將實現社會管理創新全覆蓋。
在馬祖村,一塊LED顯示屏會定期發布一些重要信息,如培訓就業信息、新政策等,還會播放時事要聞或是大家喜聞樂見的節目。此外,村居管理綜合服務查詢平臺里還可查詢到更多信息。如今,群眾在家門口可以像逛超市一樣辦理“醫療衛生”、“法律事務”、“困難救助”等所有事宜。
點開服務網絡體系后,各片區負責人姓名、聯系方式等清晰可見。一些專題性比較強的資料,可以在放映室查找到影音資料,還可通過村QQ群、微博、論壇等途徑獲得相關信息。
“以前說到信息化,感覺離我們很遙遠,沒想到現在從生活瑣事的辦理上就能感受到,確實方便!”很多村民都有相同的感受。
這正是“村居管理綜合服務平臺”。據什邡市相關負責人介紹,自2011年該平臺試運行以來,馬祖村所取得的成功經驗,為全市信息化平臺建設的推廣和2012年實現社會管理創新全覆蓋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為了發揮綜合服務平臺的作用,馬祖村已建立了村信息員、協管員隊伍。由協管員負責政務服務事項代辦、社情民意搜集、基礎數據采集、矛盾糾紛排查等,信息員則負責對采集數據分類、整理、錄入等工作。
負責整個平臺運行維護的什邡市綜治辦主任嚴朝國說,“借助這個平臺系統,我們對資源進行全面優化,現在社會管理事項已由原來的900多項減少到500多項,同時將管理工作下沉、前置到社區。尤其是一些與群眾密切相關的就業、醫療、計生服務等,在家門口都可以一站式直接辦理。”據了解,社會管理綜合信息平臺通過村(社區)、鎮(街道)、縣(市、區)三級協作聯動,充分激活和調動村(社區)細胞在參與社會管理中的積極性、主觀能動性,為政府松綁,助推管理創新。
近兩年,什邡市社會管理工作發生了很多質的飛躍。比如剝離村鎮招商引資等經濟發展職能,由過去重經濟建設向社會協調發展轉變;由過去事后處置的滅、壓、堵的“嚴管懲治”,向“寓管理于服務”的執政理念轉變;由傳統的社會事務“政府包干包攬”,向黨委政府主導下的充分發揮社會力量尤其是社區人的協同作用轉變。
在今年,像馬祖村這樣的社會管理創新實踐經驗,將在什邡市和全省其他地方全面推廣。
來源:四川新聞網 編輯:潘青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