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汶川地震后重建的美麗水鄉藏寨 貢桑拉姆 攝
5月8日清晨,“四川災區行”二路報道小組記者離開成都,沿著213國道先后走訪阿壩州汶川縣水磨古鎮、映秀新城、銀杏羌族、綿虒大禹農莊、西羌文化街及龍溪東門寨等。一路走來,我們很難想象到四年前這里曾發生過毀滅性的地震災難。
眾所周知,2008年“5·12”大地震給四川汶川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山河破碎,滿目瘡痍,百業待興,然而堅強的汶川人民經過三年的災后重建,使汶川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位于汶川縣水磨古鎮的水鄉藏寨是廣東省惠州市于2009年援建的,廣東人民心系汶川,在這里建起了以三江鄉獨特的自然水系為核心的具有濃郁藏民族特色的水鄉藏寨。

汶川地震后重建的美麗水鄉藏寨 貢桑拉姆 攝
據介紹,在災后重建的規劃設計中,三江鄉充分考慮到藏族民眾占多數的實際情況,保留、挖掘三江鄉的藏族文化和傳統,打造以“三江水鄉藏寨”為主的藏家旅游集鎮品牌。如今,這里有氣派十足的水鄉藏寨大門,有別具一格的水車景觀、明月亭、步行水街,還有獨具特色的藏家風情園、花團錦簇的藏家民俗廣場等。
三江因中河、西河、黑石江交匯而得名。三江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是成都平原通向大小金川知名的茶馬古道必經之地,也是距離成都平原最近的嘉絨藏鄉,是漢、藏、羌民族文化和諧交融之地。
據風情園解說王婭介紹,藏家風情園占地面積一萬多平方米,共有33戶純藏式農家樂。這里的建筑采用建設部重點科技成果——CL建筑體系技術,具有抗震、節能、保溫、隔熱、防潮、節材、節地等特點,各項指標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全面應用無模噴涂混凝土復合墻,快速施工法屬世界首例。
走進水鄉藏寨的那一刻,初到這里的記者、游客,除了用手中的相機拍下這迷人的風景之外,紛紛站在不同的角度進行留影,每個人似乎忘卻了這里是“5·12”大地震的重災區之一,因為重建后的水鄉藏寨已經看不到殘垣斷壁,呈現在人們面前的只有夢幻般的迷人風情。

汶川地震后重建的美麗水鄉藏寨 貢桑拉姆 攝

汶川地震后重建的美麗水鄉藏寨 貢桑拉姆 攝

汶川地震后重建的美麗水鄉藏寨 貢桑拉姆 攝

汶川地震后重建的美麗水鄉藏寨 貢桑拉姆 攝

汶川地震后重建的美麗水鄉藏寨 貢桑拉姆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