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們村已有60%的人建立了健康檔案。建一個檔案政府按3塊錢給補貼,今年3月份補貼就發下來了。”
海南省文昌市東郊鎮建華山村黃良豐衛生室的黃冬青在電話里告訴記者,她現在是衛生室的衛生員。平日里除去幫助公公一起給村民看病,她還要協助鄉鎮衛生院做婦幼保健等公共衛生服務。他們這個村有5000人,有一半人的健康服務是由他們這個衛生室提供的。
記者從海南省醫改辦了解到,截至目前,海南省有2476個村衛生室,2858個鄉村醫生,實現了每個行政村都有1所村衛生室,并且有92%的村衛生室配備了鄉村醫生,8%的村衛生室配備了村衛生員。海南通過建立多渠道補償機制,使鄉村醫生的服務模式從治病轉向防病,基層公共衛生服務的可及性和服務水平得到提高。
92%的村配備了鄉村醫生
“去年,政府給我們配備了紫外線消毒燈、診療床、氧氣瓶等設備,使我們這個過去簡陋的村衛生室變了大樣。”黃冬青說。
據介紹,去年“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鄉村醫生隊伍建設的指導意見”出臺后,海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也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鄉村醫生隊伍建設實施意見”的通知。通知從實際出發,提出村衛生室可由鄉村醫生聯辦、個體舉辦,或者由政府、集體或單位舉辦,鼓勵農場醫院派人到村舉辦村衛生室。各級政府要采取公建民營、政府補助等多種方式,支持村衛生室的房屋建設和設備購置。目前,在海南省村衛生室中,村醫自建或村醫參與籌資建設的村衛生室占45.19%,完全由政府或集體投資建設的村衛生室占54.81%,92%的村配備了鄉村醫生。
為了強化村衛生室的規范化建設,2009年~2012年海南省級財政共投入建設資金4100萬元補助村衛生室建設,投入1064萬元補助村衛生室購置設備,使村衛生室基礎設施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如今,海南省村衛生室的規范化建設達標率為42.6%,到2015年底,海南省各市、縣將實現標準化村衛生室全覆蓋。
實行執業注冊和考核制度
海南省明確提出,鄉村醫生的職責主要為農村居民提供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包括在專業公共衛生機構和鄉鎮衛生院的指導下,按照服務標準和規范開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使村醫的服務模式從重治病轉向重防病。
為了加強村衛生室和村醫的管理,提高村醫的技術業務水平,海南省明確提出,鄉村醫生實行執業注冊和考核制度以及鄉村醫生實行試用期和合同管理制度。同時,鼓勵各地在不改變鄉村醫生人員身份和村衛生室法人、財產關系的前提下,積極推進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一體化管理,鄉鎮衛生院按對鄉村醫生進行定期考核與績效考核,考核結果與補助掛鉤。目前,100%的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實施了鄉村一體化管理。
目前,在海南省鄉村醫生隊伍在中,具有執業(助理)醫師資格的鄉村醫生占13.9%,60歲以上的鄉村醫生占到5.8%,大專以上學歷占10%,中專學歷占62%,高中及以下學歷占28%。因此,海南省提出,自今年起,市、縣衛生行政部門對在村衛生室執業的鄉村醫生每年進行免費培訓,累計培訓時間不少于兩周。自今年起,每年安排100名具有執業(助理)醫師資格的鄉村醫生免費到市縣級醫療衛生機構或醫學院校接受培訓,時間為1個月~3個月。經費由市縣財政負擔。
建立多渠道補償機制
海南省的基本藥物制度已覆蓋到100%的村衛生室。為了不影響村醫的收入,海南省建立了3個補償機制。即對在村衛生室執業的鄉村醫生,按服務人口、年人均不低于5元的標準進行補助;海南省財政與海口、三亞、洋浦按照4:6的比例、與其他市縣按照6:4的比例分擔;將村衛生室納入新農合門診統籌。村衛生室一般診療費按每人次3元收取,其中新農合基金支付2.5元,患者支付0.5元。
另外,針對鄉村醫生承擔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海南省規定,19.2%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撥付給村衛生室,原則上按服務1000人每月給予400元的補助。同時,海南省還鼓勵有條件的地方進一步提高對服務年限長和在偏遠、條件艱苦地區執業的鄉村醫生的補助水平。如今,海南省各市(縣)財政已100%地落實上述補償經費資金。
為了解決村醫的養老問題,海南省結合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推進,積極引導符合條件的鄉村醫生參加新農保,對符合新農保待遇領取條件的鄉村醫生發放養老金。
來源:中國改革報 編輯:張少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