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當然,并非所有大學生人際關系的問題都源于缺乏自信心。對于每一個人來說,人際關系是一個需要不斷學習的課題,而宿舍提供了學習處理人際關系的最佳場所。
在宿舍中怎樣學習人際交往呢?
事實上,人際交往的方法不能窮舉,最重要的是要把握與人相處的基本原則。在心理咨詢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人際關系尤其是宿舍關系常常是大學生最大的困擾來源。我聽過上千個與人際交往有關的故事,在這些“交往失敗”的案例中,逐漸歸納出四條最基本的交往原則。
真誠。真誠恐怕是一個人治學修身的根本出發(fā)點。當一個人內在充滿真誠的時候,會通過外在表現(xiàn)出來。在宿舍中,大家低頭不見抬頭見,一個人根本無法長久地掩飾自己。調查中也發(fā)現(xiàn),人們在交往中最討厭虛偽的人。
主動。主動的人能夠拓展自己的人際交往范圍,而被動的人常常等待他人來關懷自己,或不敢去和他人接觸,所以體會到較多的孤獨感。被動狀態(tài),一般而言反映出個人心智還處于依賴階段,或者自信不足。
互惠。宿舍關系之所以能夠長久健康地維持下去,需要彼此相互支持。任何單方面受益的人際關系,都不會健康地發(fā)展下去。比如,大家一起為宿舍作出自己的一份努力和付出,宿舍氛圍會更融洽。一個總是想向他人索取的人,久而久之,大家會逐漸疏遠他。
平等。宿舍一般是由來自不同地域的同齡人組成的,既然來自不同的地域,必然帶有不同地域的特征:方言、風俗禁忌、飲食習慣……既然是一個個不同的人,必然會有不同的性格特點:行為風格、興趣愛好、思維方式……面對種種差異,是要分出優(yōu)劣高下,還是為這些參差多樣而欣喜呢?顯而易見,如果你抱著平等尊重的心態(tài),會有更多的收獲。
如果在與室友相處的過程中,遵循以上的原則,基本上就能保證積極健康的人際關系。遇到?jīng)_突時,大家也能建設性地解決,在磨合中不斷成長。
轉述一個故事。有位年輕人想要成為一個快樂的人,跋山涉水去見一位智慧的長者。長者給他四句話:把自己當作別人,把別人當作自己,把別人當作別人,把自己當作自己。也就是說,一個人先要有推己及人的心,才能深切體會他人的喜怒哀樂,同時還要能夠尊重他人的不同,最后才能成為快樂的人。
英國詩人約翰·多恩有一首詩叫“沒有人是一座孤島”,這幾個字用在宿舍關系上也極為恰當,同在一個宿舍,大家朝夕相伴,休戚與共,愛別人就等于愛自己。宋振韶(心理學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