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拓旗攜新劇重返法國阿維尼翁戲劇節
雷神被天地選出,派到人間,制止了人類無止境的紛爭。而背信棄義的人類最終卻背棄了他,他會有怎樣的反應呢?
繼去年首次精彩亮相阿維尼翁戲劇節之后,三拓旗劇團這個七月攜其新劇"署雷公"重返法國小鎮。
根據清朝袁枚的小說"子不語之署雷公"改編,行為戲劇"署雷公"揭示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雷神與人類的復雜關系。導演、編劇趙淼將中國傳統皮影戲和西南部民間戲劇儺戲,與西方行為表演結合到了一起。
"劇團不應該只堅持一種表演形式,而是應該跟多地具有包容性,學習更先進的表演方式,"趙淼說,"三拓旗嘗試在我們的創作中,加入具有中國傳統智慧的藝術元素,相信這可以讓我們在國際舞臺上走得更遠。"
三拓旗劇社在1996年創建之初,趙淼就特別強調運用演員的身體去表達,以藝術青年為創作主體,追求“哀傷的幽默”和“精彩的想象”的演劇風格,探索“詩意的身體”的智慧。
從中國豐富的文化資源中尋找靈感,趙淼的新作品表達了道和陰陽的法則,表現了道這樣一個天地創造之主,如何在眾生中選出了雷神,將人類從魔鬼的手中救出。整個劇情的發展表達一個主題,人類在本質上是在神、人和魔鬼之間轉變。
"署雷公"的英文翻譯中,導演選擇了北歐雷神的名字作為雷公的英文譯名,因為"雖然是不同的文化,但是人們對于雷公的崇拜都是一樣的。"
6名天才的演員扮演了劇中六個主要角色,在65分鐘的表演過程中,每個人都帶著儺戲中的面具,來區分人、神和魔鬼的角色。他們的表演不單純地傳達一個文化的信息。
作為被道選出的雷公的扮演者史妍,認為這是她十年戲劇生涯過程中挑戰最大的一個角色。
"雷公的心理和情感變化非常復雜,需要細致的設計來表現他的特點,"史妍說。
為了演好這個古怪的雷公角色,史妍還特別從動物身上尋找靈感,來使角色更豐滿、更具娛樂性。
追隨法國行為表演大師Jacques LeCoq的表演理念,三拓旗是中國第一個實驗性行為表演劇團,它將舞蹈、戲劇、武術和體操等當中的動作融合在自己的表演中。
戲劇舞臺的反饋非常好。法國當地的"普羅旺斯大區報"去年給三拓旗第一部戲劇"水生"4星的最高分,今年評價"署雷公"為三星。
趙淼和三拓旗的藝術家們在阿維尼翁藝術節的"off"單元,受到大家熱烈的歡迎,觀眾有時會鼓掌超過3分鐘。"我們不得不一次又一次返場,有的觀眾還會跑到后臺,和演員交流說他們被這部戲的哪些地方所打動,"趙淼告訴中國日報的記者。
三拓旗六月初已經抵達阿維尼翁,先是參加阿維尼翁舞蹈節,緊接著在歐洲其他7個國家、22座城市進行演出,整個七月他們都在阿維尼翁參加戲劇節的展演,共演出44場。八月份三拓旗會在英國參加愛丁堡戲劇節和下旬的倫敦表演季。(記者 張鈺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