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層權威聲音】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評價營改增改革試點“破冰”時指出,我國經濟發展既需要“頂天立地”的具有支柱作用的大企業,也需要“鋪天蓋地”的富有增長活力的中小企業。近年來,我們出臺了不少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這次“營改增”,又在制度上邁出了重要一步,突出了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取向,效果也最明顯。
國家稅務總局局長王軍說,2012年進行的“營改增”試點綜合考慮了服務業發展狀況、財政承受能力、征管基礎條件等因素。從試點地區看,選擇經濟輻射效應和改革示范作用明顯的地區,呈現“雁陣排列”的格局,具有很強的代表性。從試點行業看,包括交通運輸業與研發和技術、信息技術、文化創意、物流輔助、有形動產租賃、鑒證咨詢服務,即“1 6”,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從適用稅率和征收率看,新增6%和11%兩檔低稅率,并對小規模納稅人按照銷售額和3%的征收率計算征收增值稅,具有很強的操作性。
■升級
時間:2012年8月1日
關鍵詞:試點范圍擴至12個省市、累計減稅超800億
經過半年左右的試驗,試點地區的絕大多數企業都嘗到了“營改增”的甜頭。2012年8月1日起,北京、江蘇、安徽、福建、廈門、廣東、深圳、天津、浙江、寧波、湖北等地也相繼納入試點。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地區GDP總量占全國的50%左右。因此,此次試點范圍的擴大帶動的是更大的一盤棋。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6月底,納入試點企業戶數、減稅規模均穩步增長,全國試點企業超過130萬戶,累計減稅規模超過800億元,僅今年上半年減稅規模就已超過400億元,減稅面達到95%,尤其是小規模納稅人普遍實現減負,減稅幅度達到40%。
“營改增”試點的不斷擴大,不僅對企業帶來減負利好,或還將推動試點地區破解各種局限。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稅收研究室主任張斌認為,“營改增”是稅收制度本身完善之需。此外,“營改增”改革在當下這一時點得以推進,短期而言會對穩增長、扭轉宏觀經濟下行產生周期性效應,長期則能降低企業稅負,利好中國經濟結構調整。
財政部財科所副所長劉尚希此前在接受新華網專訪時表示,“營改增”對就業促進的作用是非常明顯的。從試點來看,中小微企業稅負大大減輕了,吸收就業效應非常明顯。對老百姓來說,毫無疑問是一個利好。從這個角度來說,“營改增”和民生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