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勝利閉幕,中國大地吹響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集合號,改革作為人心所向、共識所在,再一次成為全社會的最大公約數。在這種黨心民意的同頻共振中,隨著學習和實踐的深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一系列重要論述,引發人們越來越多的思考。
人們還記得,十八大之后習近平總書記第一次到地方調研考察,就選擇了改革開放前沿的深圳,在那里向世界發出了“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的中國聲音。一年多來,堅定不移深化改革開放,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多次講話中反復強調的一個重大問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需要讀懂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時代深意,不斷激發全社會的發展動力和創造活力。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活力之源,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當前,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面臨著發展起來以后的問題、成長的煩惱、轉型的陣痛等,國內外環境都在發生極為廣泛而深刻的變化,前進道路上還有不少困難和問題。攻堅克難,再創輝煌,關鍵在于深化改革開放。解決我國發展面臨的難題,不深化改革不行,深化改革力度小了也不行,而要敢于啃硬骨頭,敢于涉險灘,沖破思想觀念的障礙、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這些重要論述,表明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堅定決心和信心。
深水區和攻堅期的改革,單兵突進、單打獨斗難以奏效,需要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更加注重頂層設計和統籌謀劃。把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改革發展就有了大方向。無論是在考察調研中還是在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戰略部署中,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生態文明體制和黨的建設制度等各個方面的改革。以經濟體制改革為重點,牽引和帶動其他領域的改革,使各方面改革協同推進、形成合力。這些改革理念和方略,展現了我們黨全面深化改革的高超智慧和能力。
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勞永逸,越是任重道遠,就越要堅持正確方向,不能忘了為什么而出發。我們的改革,本質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偏離了堅持和改善黨的領導、偏離了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就會南轅北轍。因而,既不能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能走改旗易幟的邪路,而要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把握好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些重大關系,確保改革積極穩妥、健康有序推進。眾人拾柴火焰高。改革任務艱巨繁重,各種困難挑戰重重,越是迎難而上搞改革,就越要匯聚各方力量,激發方方面面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把最廣大人民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改革上來。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改革開放的重要論述,既有總體目標、又有決策部署、扎實舉措,是深化改革的思想指引和行動指南。一分部署,九分落實。改革藍圖有了,現在的關鍵是把藍圖一步步變為現實。只要堅定信心、凝聚共識、落到實處,使全黨全社會都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參與改革,我們就能匯聚起改革開放的強大正能量,在心往一塊想、勁往一處使的實干中,把改革藍圖逐步化為再一次震撼世界的中國奇跡。(郭云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