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紐約時報》2日刊文贊揚中國在“十一五”時期取得的輝煌成就,同時對“十二五”期間中國經濟發展前景高度關注。
《紐約時報》認為,“十一五”期間出口產業和公共工程建設促進中國經濟快速發展,2010年的GDP與2009年相比增加10.3%,令世界驚艷。消費支出占GDP比重在2000年到2009年期間大約下降10個百分點達到35.6%,這個數字大約是許多亞洲國家的2/3,是美國的一半。
今年中國兩會的主題包括提高高耗油汽車消費稅、打擊酒駕以及提高食品安全等,但其中心議題應該還是經濟發展。兩會期間中國將公布“十二五”計劃,中國經濟將從依賴出口產業和公共工程建設向消費導向型經濟轉變。外國經濟學家和政治領袖認為,這種轉變對于全球貿易平衡至關重要,對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也十分關鍵。
龍洲經訊咨詢公司常務董事阿瑟?克羅伯接受采訪時表示:“‘十二五’計劃有關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議題顯示,中國下定決心促進經濟發展平衡并積極擴大內需。但中國如此龐大,任何轉型需要的時間都會比小國更長,這就類似超級油輪與小舢板之間的差異。”
來源:中國日報網 編譯:諶融 編輯:孫遲 鄧京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