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癥下藥求實效
“縣里頒布了‘禁酒令’,13個鄉鎮食堂全都建起了‘廉政灶’。”河北省宣化縣東望山鄉常峪口聯合黨總支書記郭建仁代表說,“春節期間,一個最大感受就是,以往干部互相拜年請客的現象沒有了,迎來送往的少了,公車私用的現象消失了。”
蛇年春節,各地過了一個節儉年。代表委員們紛紛指出,“八項規定”的出臺是一劑良藥,剎住了公款消費風,治住了吃喝浪費風,加深了群眾對基層干部的擁護。
王光遠代表深有感觸地說:“這兩個多月來,我去企業調研,民營企業家們都拍手歡迎。以前各種論壇、慶典、應酬多,不想去又磨不開面子,現在可以騰出更多時間,心無旁騖做事業、做企業。而且,政府調研變得更加簡潔高效,感覺彼此關系更近了,大家有事說事,有問題解決問題。”
“會議短了,實了,空話套話少了;領導干部下基層,聽民聲;新聞報道更親民,更好看了。現在各行各業都有變化,積少成多,看似微小,對社會的影響和引領不可低估。”人民出版社社長黃書元委員說。
“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經濟總量躍升為世界第二,發展速度之快令世界矚目,但諸多問題也逐步顯露。”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院長劉玉村委員指出,“‘八項規定’的出臺就是要從具體現象著手,由表及里,一步步回歸實事求是、艱苦奮斗、為民務實的優良本色。”
改進作風須長抓
采訪中,代表委員直截了當地指出當前作風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和需要警醒的地方。他們強調:“改作風,最怕一陣風。”
重慶市黔江區委書記楊宏偉代表說,以作風建設為抓手,一系列“為民、務實、清廉”的新舉動,釋放出強大的正能量,令人鼓舞。如何長期堅持,內化為每個黨員干部的行為習慣,需要科學有效的制度規范,更需要每個黨員干部自覺加強學習,提高自身修養。
“空談誤國、實干興邦。”何平代表說,作風建設,關鍵在落實。把作風建設不斷引向深入,關鍵要在求實、務實、落實上下功夫。
郭建仁代表說,改進作風不能只是“照章辦理”,關鍵是把身子撲下去,把心沉到百姓中去。作為一名村干部,他總結出群眾工作三字經——“透、解、快”。“透”就是透明;“解”就是對老百姓提出的有理的問題解決好,對無理的問題解釋好;“快”就是對老百姓遇到的各種問題和矛盾,及時了解,快速處理。“做到這三個字,老百姓還會不認可?”
“磨破嘴皮子,不如做出真樣子。”在劉玉村委員看來,“八項規定”的貫徹落實只是改進作風的第一步,不是搞運動、不是一陣風。他說:“作風建設要常抓不懈,10年、20年持之以恒,一定會給中國帶來不一樣的景象。改變,剛剛開始。”
(顏維琦 耿建擴 張國圣 齊芳 龔亮)
鏈接
●上海提出,市委、市政府領導下基層調研每年不少于兩個月。
●福建提出,省領導參觀展覽、出席一般性文藝活動,一律不作報道。
●安徽提出,每月第一個完整周為無會周。
●湖南提出,嚴禁豪華裝飾公務用車,逐步換乘國產自主品牌汽車。
●湖北提出,多進行一些不打招呼、不作事前安排的隨機性調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