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會設監票人制度,對選舉過程全程監督。監票人由每個委員小組推選1人,共58名,大會主席團從中指定兩名總監票人。已提名的候選人不得擔任監票人。
投票結束后,由總監票人將電子選舉系統統計的收回選票張數報告大會執行主席。收回的選票等于或少于發出的選票,選舉有效;收回的選票多于發出的選票,選舉無效,應重新進行選舉。選舉計票結果在大會現場口頭宣布與大屏幕顯示同步進行。
細節:誰將首先投票?
選舉大會會場共設23個票箱,委員按照座區和指定的路線分別到票箱投票。那么,誰將投下第一張選票?監票人將最先投票,隨后其他委員按工作人員引導依次投票。
在選舉這樣的重要環節中,細微之處的安排,體現著選舉的公正公平,也能保證每位委員充分行使自己的權利。
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有著廣泛的代表性,2237人當中,有258名少數民族委員,中國56個民族都有代表性人士進入全國政協。
對于使用少數民族語文的委員來說,他們領到的主席、副主席、秘書長選票上,印有候選人漢字姓名和數字編碼。常委候選人選票因票面所限只印有數字編碼,因此,在大會選舉時,印有蒙古、藏、維吾爾、哈薩克、朝鮮、彝、壯七種少數民族文字的候選人姓名編碼對照表,與選票同時發給委員,供委員對照使用。
不能寫選票的委員,可以委托他人代寫,但被委托人必須為非候選人。對于行動不便不能在主會場投票的委員,大會安排他們在大會堂四川廳的票箱投票。大會選舉不設流動票箱,請假的委員不能參加投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