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人士指出,當前包括環境污染、就業難等一系列矛盾都不同程度反映了人口與經濟、環境、資源的不協調。由于缺乏對人口的前瞻性研究,中國曾出現了人口過快增長的情況。隨后實施的計劃生育政策有效緩解了人口對資源環境的壓力。
中國現行憲法規定:國家推行計劃生育,使人口的增長同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相適應。此次國務院機構改革,人口計生委的計劃生育管理和服務職責將與衛生部的職責整合組建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改革后,將堅持和完善計劃生育政策。
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王峰日前強調,中國是人口大國,人口增多和資源壓力的矛盾依然存在。計生委和衛生部合并后,第一,計劃生育基本國策不會變;第二,黨政一把手負總責不會變;第三,計劃生育一票否決制不會變。
分析人士指出,在基本國策不變的前提下,可根據實際情況完善人口政策。
中國一段時間以來的人口紅利正逐步消失。中國勞動年齡人口在2012年出現了相當長時期以來絕對數量的第一次下降。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大陸15-59歲的勞動年齡人口比2011年末減少345萬人。
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教授易定紅說,人口問題直接影響勞動力市場,而可能影響中國經濟未來持續增長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勞動力短缺,因此,由國家發改委擬定人口政策可更好地統籌經濟發展與勞動力市場的關系,對中國經濟發展影響深遠。
分析人士還指出,人口政策調整的效果需要一定時間才能顯現,由于發改委還負責監測宏觀經濟和社會發展態勢,易于準確把握經濟全局,所以由發改委來負責人口政策可增強各項政策的前瞻性,更好的適應經濟社會發展中的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