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市位于北緯36度40分,東經117度00分,南依泰山,北跨黃河,地勢南高北低。濟南境內河流主要有黃河、小清河兩大水系。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日照充分。全市總面積8177平方公里,市區面積3257平方公里。濟南現轄歷下、市中、槐蔭、天橋、歷城、長清六區和平陰、商河、濟陽三縣及章丘市。2008年末,濟南戶籍總人口603.99萬,有48個民族居住。
濟南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約公元前22世紀,中國原始部落的首領——舜就生活在濟南一帶。濟南東郊的城子崖是中國新石器時代晚期以黑陶為標志的龍山文化(距今4600-4000年)的發現地。濟南已有2600多年的歷史。秦始皇時,濟南地區屬于濟北郡。漢初設立濟南郡,濟南由此得名。自明清以來,濟南一直是山東省省會。1929年7月設立濟南市。
濟南素有“泉城”美譽,是首批中國優秀旅游城市,泉水是城市的靈魂。濟南市轄區內有泉眼733處。僅老城區2.6平方公里的范圍之內,除了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龍潭四大泉群外,還有近百處甘泉,泉眼之多、泉流之大、泉景之美,令人賞心悅目。濟南是中國東部沿海經濟大省——山東省的省會,是全省政治、經濟、文化、科技、教育和金融中心,也是國家批準的副省級城市和沿海開放城市。
濟南是全省鐵路、公路、航空的樞紐,是京滬鐵路與膠濟鐵路的交匯點,公路通車里程11011。
濟南各類文化事業協調發展,擁有藝術表演團體14個、文化館(站)及群眾藝術館143個、電影院19家;市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156處,其中國家級12處。
2009年,濟南市啟用了城市文化形象系列標識,推出了市標、市樹、市花、市鳥、吉祥動物、泉水姑娘六大系列文化形象標識。
近年來,濟南市對外友好不斷加深,現在已與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各領域的交流與合作關系,并先后與日本和歌山市、日本山口市、日本柳井市、英國考文垂市、美國薩克拉門托市、加拿大里賈納市、巴布亞新幾內亞莫爾茲比港市、韓國水原市、俄羅斯下諾夫哥羅德市、芬蘭萬達市、法國雷恩市、澳大利亞郡德勒普市、德國奧格斯堡市、烏克蘭哈爾科夫市、以色列卡法薩巴市等15個城市結為友好城市。
2008年,濟南市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生產總值3017.4億元,比上年增長13.0%。高新技術產業快速增長,全年完成高新技術產業產值1460億元,增長25.2%。社會民生繼續改善,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02元,增長15.5%;農民人均純收入7180元,增長14.0%。濟南是中國九大金融區之一,金融機構門類齊全,運營良好,全市地域財政總收入和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分別達到922.6億元和186.0億元,分別增長20.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