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問:買車囤牌是賺是賠?
限牌風聲提前泄露,導致一些投機者聞風而動。日前,有網友向媒體爆料,有人在某微型面包車4S店一口氣買了100多輛面包車,據說是為了囤牌。甚至有傳聞說,購車者名下已經有800多輛車了,加上這次買的,“總數怎么也得上千輛了。”
杭州翔通汽車有限公司沈半路店的銷售人員確認了這一消息。這位姓張的銷售人員說,早在20日,也就是杭州市政府宣布限牌消息前的5天,有一位金姓的顧客提出,一次性在他的店內購買125輛長安之星商用車。“不過當時我們只有70輛現車,剩下的要從廠里調配。”
這位銷售顧問說,他們對金先生的購車數量也感到非常吃驚,并詢問一次性購買這么多車的目的。“當時他回答我們說,過段時間杭州可能會限牌,買些車上了牌照,到時候連車帶牌賣了可以賺錢。”
長安之星到底是什么車?記者問詢后得知,這款車排量只有0.997升,鋼板彈簧的后懸架,無電子防盜鎖,無遙控鑰匙,無ABS系統,無安全氣囊,無鋁合金輪圈,無轉向助動力,甚至連空調都沒有。售價僅為27000萬元,但恰恰是這款目前市面上能買到的最便宜的車,卻符合上牌的條件。一位業內人士表示,“同等價格雖能買到二手車,但往往因為使用年限已很長,車況在過戶交易時可能有無法過關的危險。”此外,這樣的價格,還可以有效降低囤車者的資金占用風險。
位于石祥路的杭州舊機動車交易市場是華東地區規模最大的二手機動車交易市場,平時每天機動車的交易量超過500輛。市場副總經理吳鵬宇也證實限牌傳聞對市場的經營產生了較大的影響。“一是賣二手車的明顯少了,很多人認為要限牌了,舊車先留著再說;二是囤車牌現象明顯增多,大部分經營戶都會囤積一兩輛價格在一萬元以下的二手車,為的是在限牌后賣牌照,多的經營戶甚至屯了一、二十輛。”
但陸獻德卻認為,這樣的豪賭未必有效,搞得不好錢賺不到,還“偷雞不成蝕把米”。他說,之前廣州、天津限牌,“不要說100多輛,囤了幾百輛的都有,但杭州的情況不一樣”。他說,杭州的二手車只能轉讓一次,第二次再轉讓就無效了。之所以采取這樣的制度設計,就是為了打擊囤牌行為。“這樣只有真正需要購買長安之星的人才會去買這些車,希望通過買車獲得牌照,再換車的人行不通。”
“更重要的是,杭州限牌采取了搖競相結合的方式,而且搖號的比例達到80%,遠高于廣州和天津的50%。”他說,根據杭州市人口總量和機動車駕駛執照的申領情況,有關部門預計,推出限牌限購措施后,杭州每個搖號者的中標幾率相比其他已經實施限購的城市,申領成功率更高。(記者張樂、商意盈、魏董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