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家里總有年夜飯。”農歷臘月二十九這天,外出打工的村里人都已經陸續(xù)回到家鄉(xiāng),忙碌著準備年貨,村村通公交車也開始最后一天的行程。
家住陽高縣北徐屯鄉(xiāng)王家莊村西北街的王關也是打工隊伍中的一員,拖著一家三口,在包頭市九原區(qū)三道沙和鋼材市場以切割鋼材為生。“近幾年經濟不景氣,大不如前些年生意火爆,鋼材市場遇上寒冬,自己也就沒有營生,還需要出去打些零工。”老王略帶失望的講到。其實王關今年只有30歲,由于兒時一同放牛割草時,王關總是能帶大家找到最好的草地,所以同齡人總習慣喊他老王。不過,也許是生活的艱辛和歸途的勞累,在他近視眼鏡背后的雙眼中,記者很難捕捉到青春的熱情。“雖說一路站著回來,但回家的喜悅還是沖淡了乘車的痛苦,回來幫父母做點事,最主要是看看父母,畢竟一年只有現(xiàn)在才回家。”說到回家看望父母,老王的神情變得激動起來,雖說今年沒掙到多少錢,但他還是為家中置辦了齊全的年貨,為父母買了過年的新衣服。
老王家的大黑牛也得了病,記者來到他家的時候,他正準備為自家的牛灌些水和面疙瘩,“水要有一定溫度,不能用涼水,面疙瘩也要弄熟,這樣好消化。”雖說他出外打工已經七八年,但做起這些事情來,還是十分利索。不一會兒,老王就將大黑牛牽了出來,韁繩拴在了大門的橫梁上,老牛的頭也隨著韁繩的縮短而揚了起來,老王拿捏著分寸,將一根塑料插到了牛的嘴里,清水和面疙瘩便順著這根管子緩緩灌了進去。
談到明年的打算,他已經信心滿滿,“如果鋼材市場還沒有回暖,自己就去工地打工,也能掙到不少,爭取下次坐飛機回家過年。”就在記者離開的時候,老王已經開始幫助母親準備午飯,飯后他也約好一同長大的小伙伴們打撲克,他說要趁著過年的輕松時間,好好娛樂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