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鄰里都羨慕老辛家有個打著燈籠都難找的好兒媳
幸福的家庭都相似,不幸的家庭卻各有各的不幸。20多年來,孔曉萍經(jīng)歷了太多的不幸。1993年孔曉萍婚后不久,婆婆突患腦血栓,生活不能自理,伺候婆婆成了她生活中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即便身懷六甲,也要幫著癱瘓在床的婆婆翻身,給婆婆喂飯、換尿布……她從來沒有埋怨過,也從來沒有想過逃避責任。
隨著兒子的呱呱墜地,孔曉萍肩膀上的擔子更重了,一邊是幼子,一邊是病重的婆婆,生活的重擔幾乎讓她崩潰。上班、做飯、洗衣裳、伺候婆婆、拉扯孩子,成了孔曉萍生活的全部內(nèi)容。
盡管在剛結(jié)婚時孔曉萍就清楚公婆是丈夫的養(yǎng)父母,但面對因病不能自理的婆婆,孔曉萍視如親生母親,喂飯、洗衣、端屎倒尿,樣樣做得盡心盡力。日子就這樣一天天流逝,一晃就是8個春秋。
2001年,不幸再次降臨到這個家庭。這年秋季,孔曉萍的婆婆病情加重,公公也因突發(fā)腦溢血住進了醫(yī)院。經(jīng)過搶救,雖然保住了性命,卻無法言語也不能坐立、行動。面對如此窘境,孔曉萍的丈夫不禁潸然淚下。
從此,為了照顧兩位老人,孔曉萍每天只能睡四五個小時,白天還要上班、做飯、給老人喂飯、為老人洗涮。“這么多年,就是鐵打的身子也扛不住,曉萍一個女人家,太不容易啦!”“老辛家上輩子積德了,找了這么好的兒媳婦。”街坊鄰居一提起孔曉萍都這么說。
2001年末,孔曉萍的婆婆離世,公公也因此變得更加頹廢。為了幫助公公緩解病痛,提高生活信心,孔曉萍和丈夫每天堅持幫助老人鍛煉。有時老人會因疼痛發(fā)脾氣不配合,孔曉萍就把兒子叫過來,讓兒子用繩子拴住爺爺?shù)哪_一步步拉著老人邁步。
功夫不負有心人,通過十幾年的堅持不懈,孔曉萍的公公終于可以依靠自己的意識,吃力地邁出一小步了。這讓辛苦付出的孔曉萍兩口子眼里流出了不知是喜悅還是釋然的淚花,同時也看到了康復(fù)的希望。如今,孔曉萍公公的病情進一步好轉(zhuǎn),而10余年的光陰磨蝕在孔曉萍的臉上留下了一道道歲月的印痕。
“我爸能活到今天,全憑我媳婦。為了我父親的康復(fù),曉萍一年365天一天不落地領(lǐng)著我爸做康復(fù)訓練。說實話,我一個兒子做不到的,曉萍一個兒媳婦全做到了。”說起媳婦,孔曉萍的丈夫滿是敬意。
( 鄒立萍 田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