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的單日暴跌行情,讓不少投資者驚慌失措。確實,面對單日跌幅超過6%的市場,對于新股民,尤其是那些盲目擴大資金杠桿的激進股民而言,確實感到了恐懼。或許,借助此輪暴跌行情,也給了這些股民上了一堂深刻的風險教育課。
談及此次暴跌行情,實際上與一個因素脫不開關系。那就是匯金減持。
實際上,早在去年下半年起,匯金就開展了贖回上證180ETF等藍籌風格ETF的舉措。進入今年的4月份,匯金贖回的力度卻明顯加快。
其中,據機構統計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5月13日,華安上證180ETF總規模為12.3億份,比去年底的46.09億份凈贖回33.79億元,凈贖回比例高達73.31%,比今年3月底的39.83億份凈贖回27.53億份,凈贖回比例高達69.12%。
今年5月26日,據港交所披露的公開信息,匯金于5月26日在A股場內減持了工行和建行股份,涉及金額分別達到16.29億以及19.06億元。借助此次減持,匯金減持工行、建行前后的股份占比分別降至45.89%和2.14%。
一般而言,匯金減持,往往傳遞出一個信號,那就是股市即將進入階段性的高位區域。按照以往的經驗,投資者應該作出逐步調倉乃至減倉的對策。
然而,鑒于此次匯金減持舉措,市場卻存在著不一樣的看點。
其中,在匯金減持“四大行”股份之后,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官網卻宣布,解植春不再擔任中投公司副總理、以及中央匯金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職務。
與此同時,央行在《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15)》中,也強調將繼續促進股票市場的平穩健康發展,并以此給市場傳遞出中央穩定市場的決心。
不可否認,528股市暴跌確實給投資者帶來了很大的心理陰影。但是,時至今日,在中央穩定市場的大環境下,匯金的減持行動卻不能明確表示股市已經到了階段性的高位區域。
時下,提振股市已經逐漸成為了國家的戰略性任務。隨著注冊制度的全面來襲,未來股票市場承擔的使命也將會越來越重要。同時,也將會有力地推動股市的直接融資功能,逐步降低以銀行貸款為主導的間接融資渠道的社會融資壓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滬港通、基金互認以及深港通等舉措的深入推進的大背景下,提振股市的影響將會變得更加廣泛。顯然,在“互聯互通”的大背景下,將進一步促進我國證券市場與其它國家地區的資金雙向流動,進而推動我國人民幣國際化的發展進程。如此一來,提振股市的戰略性任務還是相當漫長,而且還是相當重要的。
或許,匯金的減持是為了給未來的混改留出空間。與此同時,也是為時下過度瘋狂的股市起到適度降溫的影響。但有一點需要明確,那就是中國股市的牛市行情遠未到結束的時候,投資者別被匯金減持嚇破了膽。
既然看好股市的未來趨勢,投資者也確實需要適度提升自身的資金杠桿率,以博取牛市中更大的利潤。至此,無論是券商兩融,還是P2P股票配資等工具,都值得激進的投資者進行參與。
但是,需要提醒的是,股市是一個充滿機遇與風險的地方。對于開展券商兩融和P2P股票配資的投資者而言,應該充分了解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才能夠參與這類高杠桿的游戲。
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