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據四川省政府最新統計顯示,截至到2010年5月地震災區145萬余戶農房重建已經基本完成。災區網友有話說
汶川大地震兩周年報告
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級特大地震讓四川地震災區農房毀損嚴重,上千萬人無家可歸,加之余震等因素,四川共有145萬余戶農房需要重建。
2010年5月8日,來自四川省政府的最新統計顯示,全省原核定需重建的126.3萬戶農村永久性住房,去年底已全部完成;因余震等因素新增的19.6萬戶重建農房已完工99%。
在汶川地震兩周年即將到來之際,四川地震災區145萬余戶農房基本完成重建。這就是中國速度,也是災后重建以人為本、民生優先的最有力證明。
“現在,走進四川災區,最漂亮的是農房,最堅固的是學校,最現代的是醫院,最滿意的是群眾。”這是一名普通網友對災后重建的評價。如今,在汶川、在青川、在北川,所到之處,那曾經是一片廢墟的大地上、山野間,一棟棟、一排排各具特色的嶄新農房,像青草一樣頑強地“生長”出來,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更為重要的是,四川災區的農房重建不是簡單的原樣恢復,而是在農村建設中首次大面積引入規劃指導,適度超前建設的社會主義新農村,不論是抗震設防標準等硬件設施,還是風貌、品位等軟件環境,都較之震前猶如脫胎換骨般的大幅提升。
四川災區群眾絕不會忘記,不論是地震之初,還是災后恢復重建中,黨和國家領導人多次深入災區視察指導重建工作,國家科學制定了災后重建總體規劃,出臺了包括農房重建補助等一系列支持重建的政策措施,大大增強了災區群眾重建美好家園的信心和動力。
四川災區群眾會永遠銘記,全國人民的無私援助、傾力支持,特別是18個對口援建省(市)的援建者千里迢迢來到四川,視災區為故鄉,視災區群眾為親人,給予災區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和智力支持,將發達地區的先進理念和成功經驗、管理模式,在災區推廣傳遞、培植生長。
四川災區群眾也沒有在大災面前怨天尤人,而是把黨中央、國務院和全國人民的關心與支持,化為無窮動力,不等不靠,自力更生重建家園。
來源:四川新聞網-成都晚報 編輯: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