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福器官移植患者 有望少用甚至停用抗排異藥物
北京安貞醫院今天(28日)上午宣布完成世界首例“心臟移植+骨髓移植”手術,這標志著我國大器官移植實現了重大突破。今后,器官移植患者有望少用甚至停用抗排異藥物,實現遠期“綠色生存”。
北京安貞醫院心臟外科孟旭教授介紹說,一名患者選擇器官移植挽救生命的同時,也背上了終身服用抗排異藥物這個沉重的經濟負擔。如果在心臟、肝、腎等器官移植之后,把器官提供者的骨髓移植到患者體內,那么患者就可以減少甚至停止服用抗排異藥物,減輕經濟負擔,還有望減輕甚至消除由于免疫排斥反應導致的移植器官慢性失去功能,從而實現患者的遠期“綠色”生存。
今天上午,記者在安貞醫院看到,經歷了“雙移植”的小柳(化名)看起來精神不錯,沒有剛做過器官移植手術患者常有的那種汗毛重、虛胖的情況。孟主任說,目前小柳免疫抑制劑用量不到常規用量的一半,也就是說,每年服用抗排異藥的費用從原來的3萬元降到了現在的1萬多;移植過來的心臟也沒有明顯的免疫排斥反應表現。
據了解,小柳剛到安貞醫院就診時,心臟病已發展到終末期,當時預計生存一年的希望不到50%,必須盡快進行心臟移植。6月22日孟旭主刀為小柳進行了心臟移植手術,他安全度過了風險期,康復出院;8月8日安貞醫院與廣東中山人民醫院合作,為小柳進行了相同供體的骨髓腔內骨髓干細胞移植。目前,小柳恢復良好,指標正常。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 賈曉宏) 編輯:楊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