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糯米網遭媒體曝光,因取消18888名網友已付款團購的“巴犀燒烤自助”,被消費者指責為設局圈錢,數額高達124萬。此事已在武漢當地引起轟動,招致網上罵聲一片,僅當地網站跟帖便迅速達到4萬余條,強烈譴責團購欺詐行為。事后,業內人士向新華IT記者透露,其背后原因或許是網站出于競爭壓力,急功近利,尋找中間商合作,導致局面無法控制,令消費者蒙受損失。
經調查,在“退訂門”事件中,糯米網和“巴犀燒烤”自助餐廳并未直接達成合作關系,而是由中間商——武漢銀商科技公司代為實現。實際上,消費者團購到的是中間商的“鴻卡”,并非餐卷,在與中間商反目成仇后,糯米網無法履行承諾。
為洗脫“罪名”,糯米網曾經通過短信向消費者透露,活動取消因“鴻卡”不能按合約規定提供全部服務。而武漢銀商公司客服則向媒體表示,糯米網違約在先,發布團購內容與合同不符。消費者顯然無法接受雙方互踢皮球的做法,部分網民拒絕退款,并質疑8天時間內雙方集資百萬元的去向。
此前,進入2011年僅2個星期,便發生過“通信團”和“得利團”兩起團購詐騙事件,波及數百團購用戶。本次知名團購網站糯米網的“退訂門”事件更為“團購誠信危機”火上澆油。記者從網絡上看到,糯米網并非首次“食言”,2010年6月,網友投訴糯米網團購40元電影票,現場遭強制消費。此外,還有消費者指出糯米網雇“水軍”制造排隊假象,偽造近15萬2千人的虛假購買人數。2010年8月,上百名消費者聚集到北京三里屯Game Park熱玩俱樂部向糯米網索賠,因此電玩城關閉,一萬三千多份長期有效團購卡面臨作廢。
業人士認為,團購網站與中間商合作。短期內,雖然能吸引大量人參與團購,但卻令消費者蒙受了巨大的風險,一旦出事,可能將誠信全無,名譽掃地。武漢一家電子商務公司市場部經理甚至在采訪時表示:“團購行業內出現這些問題很正常,現在市場競爭這么激烈,不排除有些公司為了吸引人氣,采取一些非常規手段。”
數據顯示,2010年團購總銷售額超過20億元,網站數量達到2612家。由于準入門檻低,全國平均每日新增10.5家團購網站。在2千余家網站中,同質化問題嚴重,商業模式雷同,甚至網頁頁面、功能、商品都非常接近。如此生存狀況之下,團購網站“食言”甚至“人間蒸發”屢見不鮮,誠信問題已成消費者首要關注焦點,甚至被人戲稱為“擺地攤”。專家認為,為了賺錢,部分團購網站欺騙用戶,不僅給業內帶來混亂、惡名,也讓守規矩的團購網站更難盈利。
“在誠信體制需要緩慢建立的今天,要保護用戶利益,團購網站就很難賺道錢。微薄的利潤加上先行賠付,有時甚至賠錢”團購網站拉手網CEO吳波向新華IT記者透露。高質量的服務網站成本并不低,首先,要做好服務,就要高薪建立高質量的員工隊伍,去及時調解商家與消費者的矛盾。其次,先行賠付需要網站墊錢,出了問題,即便在賠錢的條件下,也要優先補償消費者。第三,不能讓合作商家虧錢,才能保證安全,用戶才有良好的消費體驗。
雖然競爭已十分激烈,但壓力還將進一步加大,吳波分析,外國團購網鼻祖groupon的進入,勢必抬高資源成本,中小團購業生存會更為艱難。拉手網目前正在積極融資,準備“過冬”。但他同時表示,盡管盈利困難,團購業仍然需要一個規范、公平、公正、反國際壟斷的生存環境,無論國內外企業,首先應當遵守中國的法律法規,開業前辦理準入所需的ICP證等各類手續、通過相應資質認證。
“面臨嚴峻形勢,拉手網盈利時間可能還將延后。”吳波認為,中國團購市場的快速發展已經引起了groupon等國外巨頭的重視,2011,團購業處在從業內人士轉向全民認知的跨越階段。如果能合理規避內外風險,順利成長,2011年中國團購有可能達到美國的市場規模,國內企業也有可能具備在國際上競爭的實力。
來源: 新華IT (記者 王旭) 編輯:楊鑫 許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