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新聞
24部門會議考察預算5800多萬
本報訊在57個公布了財政預算的部門中,共有24個部門的項目支出能夠看出會議經費和學習出國、考察交流等,預算資金5800多萬元。
對很多部門而言,會議經費是一項必不可少的開支。記者看到,北京市教委直屬單位有會議、培訓經費81萬元;市市政市容委機關會議培訓費240萬元;市金融局一類會議經費150萬元;市安監局安全生產工作會議經費88萬元;交通委國際交流考察及培訓預算82萬元;市城管局執法考察預算128萬元等。
在公布會議費的24個部門中,預算資金為5800多萬元。
另外,一些部門的項目支出表中未顯示有會議費,包括市司法局、市環保局、市工商局、市文物局、市糧食局、市質監局、市衛生局、市統計局、市民政局等。
■ 專家
知道花了多少錢,不知辦了什么事
王錫鋅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公眾參與研究中心主任
王錫鋅表示,根據公布的會議費用和車輛更新費用,很難判斷其是多是少。以車輛更新費用為例,一共4000多萬元,假如20萬元一輛,那么更新量200輛車左右,這個數額并不大。但問題是現在公眾不了解北京公車的保有量,如果有這個數據會更加有意義。與此同時,現有公布的數據還相對籠統,比如每個單位配了多少輛車,都是什么規格,保養費用有多少,如果有這些數據會更加好一些。
按照現有的財政編目,車輛運營支出、會議接待等還分的不夠細,有的科目還沒有單列出來,可以籠統到一般行政支出上,也就是一鍋煮了。一個項目可以涵蓋很多內容,公眾看不出具體有什么花銷,因此從現有公開內容看,一些部門沒有列出會議支出。
王錫鋅表示,北京各部門預算公布到項目一級,是很大的一個進步。預算公開盡管是一個欠賬,但北京依然做的不錯,只是公布的信息還可以做得更細一些。公共財政要公開,讓人民知道花了多少錢,辦了多少事。但從目前公布的情況看,花了多少錢看到了,但辦了什么事情還看不清楚,這方面還需進步。
來源:新京報 編輯:馮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