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陷阱接二連三
在旅游行程中,導游在向游客講解及推銷的過程中慣用伎倆就是忽悠加威脅。在向游客進行推銷的時候,首先讓大家覺得旅游出來就是要花錢;其次就是夸大特產的功效,讓游客感覺物超所值;實在不行就威脅游客必須購買,否則就要被趕下車。
導游先勸游客買東西,首先“要舍得給爸媽花錢”。回家拎著北京買的特產,送親戚、送領導、送朋友多有面子。趕明人家出去玩也給您帶東西,這叫禮尚往來!勸了不買的就開始奚落,說不買東西孩子回去就會寫三篇日記:第一篇,爸媽摳門不讓看自費景點;第二篇,爸媽摳門不給吃包子;第三篇,爸媽太摳了,不給買特產。臉皮薄的人還真禁不住導游這么一通猛批。
果脯烤鴨必須買
12:00出發前往金玉通商店。在車上經過導游的介紹說十三陵當地的居民不種糧食只種果樹,十三陵果脯聞名天下!北京烤鴨用的鴨子都是十三陵的老百姓養的。
導游把烤鴨價格和全聚德的一比,便宜很多。快到果脯店的時候,導游開始威脅游客,她說:“我老跟你們叨叨買果脯干嘛呀?當然是跟我有關系了,我這叨叨一天了,嗓子都冒煙了,還給你們唱歌,但您說您給開工資嗎?您算算您那錢夠給開嗎?工資誰給開呢,工資就是烤鴨、果脯給我們開。公司有規定,烤鴨、果脯有一定的流水,拿著您的流水憑證我才能領我的200塊錢工資,明天才能正常上班。流水不夠,明天就下崗。”
據了解,游客在商店逗留40分鐘以上,導游就有30%的提成;游客購買商品達一定金額還有提成。導游最后說:“您在里面隨便吃,吃夠了,以每個家庭為單位花個十塊二十塊的,我拿著您的購物小票去領工資。如果您上車的時候沒有小票,那您就別上車來見我的面了。”經過她的這么一嚇,游客們也只能購買了。
回來后發現,買來的海棠果是爛果子加白糖腌制的,甘草欖一盒只有29個,價格是19元,部分是爛了半層皮的,每個甘草欖都在表面涂了一層鮮艷的黃色素。茯苓餅內包裝袋大部分是燙焦的,還有一些碎餅片粘在包裝袋外邊。
筆者隨后走訪了前門、王府井的特產專柜,與金玉通商場的進行了對比,雖然價格有的相差不多,但質量卻很不一樣。
價格對比:
甘草欖:金玉通350g,19元;王府井特產專柜500g,25元
手扦海棠:金玉通350g,18元;前門特產專柜350g,19元
龍須酥:金玉通160g,18元;前門特產專柜:160g,5元
茯苓餅:金玉通150g,16元;家樂福500g,26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