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小學生認真聆聽航天育種專家講解種植培育太空西紅柿。記者 賈同軍攝
“太空種子需要換大花盆嗎?”“這些植物需要陽光嗎?”“太空種子長大后變成什么樣兒?” 昨天(8日),在北京古觀象臺,來自丁香小學、東城區回民小學的30多位小學生好奇地觀賞太空種子,并拋出各種種植問題。
為豐富小學生的校園生活,普及航空航天知識,北京天文館和北京古觀象臺聯合舉辦“我給太空種子一個家”活動。在昨天的啟動儀式上,航天育種專家劉兆啟向小學生介紹了太空種子的特性和種植方法。令人吃驚的是,只有3片小葉的太空茄子居然可以結出重達4公斤的果實,太空西紅柿還能變成金黃色,太空瓠子能長到1.4米之高。為了植物更好生長,劉兆啟建議大家使用礦物質有機肥料添加劑作為肥料,并且把種子放在向陽的地方,平常不能頻繁澆水,得等到干透了再澆。
昨天,7所學校都分到了太空瓠子、太空茄子和太空西紅柿等3種植物、種植盆和土壤。從4月上旬到6月底,學生們將在老師的輔導下,觀察植物的生長規律,填寫《我的植物種植記錄表》、撰寫育種自命題作文,并到北京天文館觀看科普節目《空間時代的曙光》和《宇宙少年偵探團》。
6月20日之前,各校可提交培育的植物、《我的植物種植記錄表》及作文參與評比,主辦方將評選出最佳種植獎、最佳觀察記錄獎、優秀作文獎等若干名,獲獎作品將刊登于7月份的《天文愛好者》雜志。
來源:北京日報(記者 任敏) 編輯:孫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