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點2
成交兩端熱中間冷
7月份中心城區住房成交量呈上升趨勢,發展新區則回落明顯。城六區新建商品住房、二手房分別成交2041套、4986套,環比增長16.7%和14.1%;發展新區新建商品住房成交2447套,環比減少21%,二手房基本穩定。
北京市房協相關人士認為,成交量結構變化的原因,一是投機、投資性購房需求得到有效抑制后,自住需求向兩端流動,部分打算改善住房條件的發展新區居民向中心城區回流,部分有剛性需求的購房者由于購買力不足轉向遠郊區縣。此外,中心城區住房資源具有稀缺性,保值功能強,在總體成交回落的情況下,更容易受市場青睞。
受上述因素影響,7月房市繼續保持“兩端熱、中間冷”的態勢,單價在4萬元左右的公園1872、西山壹號院項目上市均為248套,認購率達70%以上。單價在1萬元左右的樂匯家園、長陽國際城項目銷售率近100%。而單價在2-3萬元的金地仰山、清水灣家園和天潤福熙大道,上市以來簽約率僅為13.9%、3%和4.9%。
特點3
商業用房增3.3倍
7月份,本市首次購房比重達88%,比“國十條”出臺前的去年4月份高出13個百分點,限購達到了限制投資性需求的效果。
7月份本市商品房新增供應總體平穩,但住房與商業辦公用房分化明顯。7月本市商品房新增供應245.4萬平方米,環比增加1.4%。其中商品住房72.7萬平方米、5315套,套數環比減少61.4%;保障性住房9.4萬平方米、1117套,環比減少57.7%;商業辦公用房139.4萬平方米,環比激增3.3倍,接近歷史最高水平。北京市房協分析,這主要是在當前住宅需求受到抑制的情況下,開發企業加快非住宅供應和銷售以回籠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