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義區還對潮白河河南村橡膠壩上游23公里,城北減河3.6公里河道進行了疏挖整治,修筑了15公里的微地形大堤,植樹84萬株,建設親水碼頭、園路、平臺以及濱河主題公園等設施。現在的潮白河,恢復了往日碧波蕩漾的景象,蓄水段河道兩岸地下水位回升了10米,形成了“河景、水景、燈景、林景、路景、城景六景生輝”的景象。
順義區北郎中村,整治了13處村內坑塘,建成了雨洪水攔蓄和調度工程,蓄水能力達50萬噸。村里還建設3座污水處理站,利用管線收集農戶日常生活中產生的污水,日處理能力1000噸,并建設溢流壩、水閘、泵站、輸水管線等設施,實現了村內坑塘的聯通互調。
妙用“天上水”的順義區,如今179處集雨蓄水工程,每年可回補地下水1.4億噸。潮白河、減河蓄水后,受水區周邊淺層地下水提升近2米,最高提升達6米。
集雨,也改善了順義的生態環境,潮白河、減河、龍道河等河流集雨蓄水后,周邊植被逐漸恢復,形成景觀。在建設集雨蓄水設施的同時,該區結合鎮村環境建設,變廢為寶,把垃圾坑或臭水池建成蓄水坑塘,調節雨洪,集雨蓄水,進行綠化美化,讓農民有了“家門口的水景公園”。
近年來,順義年均蓄水5000萬噸左右,按照水資源費每噸2.3元測算,每年可節約人民幣1億多元。尤其是農村地區,直接利用三級水網集蓄的雨洪灌溉農田,節省了開支。
改善生態環境、營造景觀、回補地下水、節約寶貴資源,順義集雨,用活了“天上水”。
來源:北京日報(記者 祁夢竹 通訊員 皮亞明 丁長青) 編輯:孫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