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十年,自主品牌走出去,海外收購讓自主品牌有了新的高起點
在海外收購事宜上,上汽走在前列,早在幾年前就收購雙龍汽車成為大股東,雖然最后雙龍破產,但至少也表明國內車企具有了收購海外車企的實力。而與南汽全面收編羅孚資產則更為成功,在國內推出榮威+ MG ( 微博)品牌車型后,站在高起點上,贏得了出色的品牌認可度和美譽度,銷售事業蒸蒸日上。吉利汽車的發展驚人,不僅成功收購了球著名豪華品牌沃爾沃還收購了全球第二大自動變速器澳大利亞汽車自動變速器公司DSI生產商,如今沃爾沃運營正走人佳境,2010年以實現盈利,全年稅前利潤為23.4億瑞典克朗,汽車銷售同步增長了11.2%。2011年突破40萬銷量在望。北汽集團也在過去2009年成功收購薩博核心知識產權后,新的高起點自主品牌即將下線。
入世十年自主品牌的實力已非昔日足下阿蒙
可以說,入世十年自主品牌的實力已非昔日足下阿蒙。雖然自主品牌的十年雖然還有諸多不完善的地方,如汽車底盤調校要變強,內飾工藝人性化設計要提升,產品穩定性要提高,品牌美譽度要提升,中國設計團隊要提升取代外包成主角,自主品牌管理水平和營銷實力要提升。今天,我們依然為自己的民族汽車工業的前途焦慮,但是我想這種焦慮不需要過于急躁,因為回過頭來看,我們發現那些國際汽車的巨人也并非想象中那么完美,雙龍、老通用、老克萊斯勒都倒下了,悍馬消失了、薩博也在垂死的邊緣了。1937年豐田汽車成立,33年后也就是1966年豐田名揚世界的花冠系列才剛剛出來,又過了17年(1983年)豐田稱霸中型車市場的佳美才誕生;現代1967年成立,18年后1985年索納塔才誕生,又過5年后(1990年)伊蘭特才出世。雖然今天的生存環境遠比昔日惡劣,發展的速度也不能想豐田、現代那樣慢,但總歸需要時間的磨練才能完善。所以對自主品牌還是多一份耐心都一份鼓勵吧,盡管它還有著各種各樣不足和令人心痛的地方!
來源:騰訊汽車 編輯:孫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