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留學生現場學竹編
首屆北京市中小學外國學生多元文化節,近日在什剎海體校舉辦。學校的操場被布置為一個小型“廟會”,拉弓、舉刀、耍中幡、抖空竹等老北京雜耍;竹編、滾鐵環、抽陀螺、拉洋片、吹糖人、捏面人;還有北京餃子、大碗茶、糖葫蘆等小吃攤位……所有小留學生要憑文化體驗換“銀票”買小吃。
10月30日上午,什剎海體校分外熱鬧,來自20多所中小學、30多個國家千余名的中小學留學生,匯集于體校。來自韓國的“小少女時代”表演完韓文歌曲后,操起流利中文唱《我們愛中國》;來自美國的女生李苳娜和中國一群男孩共同表演武術……首屆中小學外國學生多元文化節,以6個特色節目開場,這些節目都在此前文化節展演中獲得一等獎。
表演節目結束后,小留學生們紛紛逛起了“廟會”。此次文化節特設的“廟會”體驗區,十分受學生們歡迎。有意思的是,主辦方還為小留學生們準備了充滿復古風情的“通關文牒”和“銀票”等逛廟會道具,學生必須先參與文化體驗項目,如拉弓、舉刀、耍中幡、吹糖人、捏面人等,才可獲得印章并換取“銀票”,而有了“銀票”之后,才能“購”進老工藝品和北京特色小吃。小留學生們為了吃上北京餃子、糖葫蘆,可謂拼勁十足,即使是第一次觀看的雜耍項目舉刀,也都直接上臺挑戰。
首屆中小學外國學生多元文化節,由市教委主辦、北京市國際教育交流中心和北京市中小學外籍學生教育研究會承辦。此前,主辦單位已舉辦過7屆中小學生漢語節。今年在漢語節的基礎上,又增加了來自不同國家的多元文化展示。“廟會”文化體驗形式,也是首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