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時報制圖何將
為解決高考加分項目過多、資格造假等問題,昨天,教育部等5家單位發布《關于進一步減少和規范高考加分項目和分值的意見》。從2015年1月1日起,取消重大體育比賽獲獎者、二級運動員統測合格者、省級優秀學生、奧賽獲獎者等6項全國性加分項目?! 【┤A時報記者郭瑩李琦
□政策內容
1
加分項取消后成績記入檔案
高考取消的6項全國性加分項目分別是:省級優秀學生、思想政治品德突出事跡者、奧賽獲獎者、科技類競賽獲獎者及兩項體育特長生加分項目(包括重大體育比賽獲獎者、二級運動員統測合格者)??忌南嚓P特長、突出事跡、優秀表現等情況記入學生綜合素質檔案或考生檔案,供高校錄取時參考。
教育部同時取消地方性體育、藝術、科技、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干部等加分項目。這也意味著,北京學生加分集中的優秀學生干部、三好學生等項目明年都將取消加分。
2
特長生可報考高校專業團隊
雖然取消了加分,教育部也依然為這些學生保留了部分升學通道。據悉,體育類相關考生可選擇報考高校高水平運動隊招生,或運動訓練、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專業單獨考試招生,或其他體育學類專業招生。奧賽獲獎考生和科技考生的相關學科特長可作為自主招生試點高校優先給予初審通過的條件。對有突出事跡的考生,按照有關程序,高??善聘皲浫』騿为毧荚囦浫?。
3
之前已獲獎者或仍可享加分
對于特長生家長們最為關心的“卡在檻上的學生”怎么辦,《意見》也明確:2015年1月1日之前在高中教育階段獲獎的考生,是否具有加分資格由生源所在地省級高校招生委員會研究決定。確有必要保留的按本?。▍^、市)原有規定執行,加分分值不超過5分。
□相關要求
健全審核責任細化公示信息
此外,《意見》首次明確提出,要按照“誰主管,誰審核、誰負責”的原則,建立健全考生加分資格審核工作責任制。其中,要求細化信息公示,要求公示信息須包括考生姓名、性別、所在中學、加分項目、相關佐證材料,以及審核單位、審核人員名單(包括評委、裁判)等。對弄虛作假、騙取相關加分資格的考生,一經查實,將依法依規取消其當年參加高考報名、考試或錄取的資格,可同時給予暫停參加各種國家教育考試1至3年的處理,考生的違規事實記入國家教育考試誠信檔案。
□各方聲音
學校規范加分利于去功利化
二十七中新聞發言人袁利軍認為,原來的加分政策有利有弊,一方面,對于特長很突出但文化成績不是很理想的學生,可以用特長去補。弊端在于,這種模式讓學生學習特長并不是出于自己的喜好,而是為了升學而學,變得越來越功利。所以當學生達到目的,升入理想學校后,卻喪失了對專業繼續發展的動力。
對于體育、科技等某方面有特長的學生可以通過自主招生渠道升學,袁利軍表示,目前,自主招生的門檻比較高,對于多數原來可以走特長生渠道的學生來說,因文化課成績達不到而不具備可操作性。
北京九中校長林樂光表示,對于藝體特長生來說,取消加分前他們更多進入一些綜合類大學的相關專業,未來,他們可能會選擇專業大學的相關專業,選擇上相對更窄,難度也更大。
學生能否加分已有心理準備
目前讀高二的王佳歡是二十七中金帆民樂團成員。對于明年將減少高考加分項目,她表示,近幾年加分政策一直在調整,所以對高考時能不能加分已經做好心理準備,“加不了就在文化課上多下功夫!”
王佳歡從一年級開始學習民樂器竹笛,初中時已考到竹笛十級(最高級)。中考時,她雖然有資格拿到特長生加分,但是并沒有選擇走特長生的渠道。對于高考,她表示,“我現在的成績在年級排前20名,高考考一本應該問題不大,加不加分對于我影響不大?!彼f,“我的樂團同學最初對不能加分還有些失望,畢竟學了這么多年,但有了中考特長只能加5分的經歷后,大家也逐漸適應了,高考能不能加分也沒那么看重了。有些同學已經把練習樂器的重心向文化課偏重了?!?/p>
機構奧賽加分取消影響不大
奧賽加分取消,但仍是自主招生試點高校優先給予初審通過的條件,是否會讓奧數熱從小學持續到高中?對此,北京一家知名培訓機構負責人表示,此次取消的是高中階段的聯賽、競賽成績的加分,而奧數熱主要集中在小學,但此前已經取消了小升初加分。
他說,與小學階段競賽不一樣,初中和高中生很少有人學習奧數。如果重點中學一個年級有500到600人,一般只有30到40個學生學習奧數。通常學習奧數的學生主要是為了拿自主招生的敲門磚,即使不能獲獎,在自主招生中也會有很好的優勢。因此,加分對他們的影響不大。
取消加分后,一些真正有天賦的學生依然可以通過奧賽獲得相應的優勢,一些沒有天賦的學生則可以安心備考,也沒那么看重了。
□北京現狀
每6名考生有1人享受加分
據今年5月北京教育考試院公示的北京2014年高考照顧對象名單顯示,今年,本市可享受加分照顧政策的考生有11282人次。根據全市高考報名為70517人推算,平均每6位考生中,有一人能享受照顧加分。由于部分考生符合多項照顧優惠政策,實際享受錄取優惠的考生要少于這個數字。
北京今年的照顧加分類型包括自謀職業的退役士兵、臺灣省籍考生、市三好學生、市優秀學生干部、烈士子女、少數民族等19項。據統計,少數民族考生為加分“大戶”,可加5分投檔,今年有6846人因此享受加分,占到所有照顧對象的6成以上。其次是市三好學生,可加10分,共有2064人,約占18%。此外,可加分的市優秀學生干部為763人,國家二級運動員(含)以上共587人,相關軍人子女為244人,自謀職業的退役士兵186人。
至于教育部規范高考加分項目后,北京2015年高考的照顧加分類型和分值,將在明年上半年予以確定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