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12月23日報道外媒稱,在中國醞釀已久,且被學界視為反腐利器和為房產稅鋪路的《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終于出爐。中國國務院22日發布《條例》,并自2015年3月1日起施行。
據路透社12月22日報道,中國政府網發布《條例》全文,明確提到《條例》所稱不動產,是指土地、海域以及房屋、林木等定著物。
各級不動產登記機構登記的信息應當納入統一的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基礎平臺,確保國家、省、市、縣四級登記信息的實時共享。
另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12月22日報道,中國政府22日正式公布《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將于2015年3月1日起施行。《條例》提出建立統一的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基礎平臺,有關個人和國家機關可依法查詢、復制不動產登記資料。
在不動產信息共享方面,《條例》與此前公布的征求意見稿基本一致。《條例》規定,由國土資源部會同有關部門建立統一的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基礎平臺,并實現信息實時共享;國土資源、公安、民政等部門要加強不動產登記信息互通共享。
《條例》明確,權利人、利害關系人、有關國家機關可以依法查詢、復制不動產登記資料,但不得將查詢獲得的資料用于其他目的;未經權利人同意,不得泄露查詢獲得的相關資料。
根據《條例》,國土資源部負責指導、監督全國不動產登記工作,同時要求縣級以上地方政府確定一個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不動產登記工作。
去年11月20日,國務院召開會議決定,整合不動產登記職責、建立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
國土資源部在今年4月曾給出時間表:2014年建立統一登記的基礎性制度,2015年推進統一登記制度的實施過渡,2016年全面實施統一登記制度,2018年前,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基礎平臺投入運行,不動產統一登記體系基本形成。
分析人士指,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的建立,有助于為全面征收房產稅提供條件。同時,公眾也期待該制度的建立將有助查證擁有多處不動產的人群獲得相關產權是否與濫用職權、腐敗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