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運還沒開始,火車票就“沒了”——這是很多人在訂票時發現的一個殘酷現實。
今年春運,鐵路部門繼續改進工作,允許購票者提前60天開始訂票。這本是一個好的舉措,但許多人發現,在自己還沒有確定買哪天的票之時,有人已經利用刷票軟件,把一些車次的票一掃而光了。正所謂,世事難料,恍然如夢,一個便民舉措給了黃牛更多的囤票機會。
鐵路訂票網站12306的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透露,“加大了對惡意搶票的遏制,也見到了效果”,“大量的黃牛用搶票軟件搶票,有的搶票軟件突破5秒刷新一次”。
如果你要說是黃牛太缺德,那就打擊面太大了。今年很多普通人也加入了囤票行列,在一定程度上,已經成了“準黃牛”。
比如,有的人不確定哪天能夠回家,于是拼命刷票,刷多張票,等將來確定了具體的回家日期,再把其他票退掉。在上海工作的一對夫妻,為了買到稱心如意的車票,兩口子已經刷了2月4日到15日的21張回老家哈爾濱的火車票。
于是,一個新的成語誕生了:囤票回家。
春運黃牛,是一個相當有年頭的職業了。每年被詬病被打擊,但年年春風吹又生。
如何根治黃牛,全國人民獻計獻策。
當初,和很多人一樣認為,只要實名制,就能杜絕黃牛的生存空間。于是,很多人呼吁實名制。實名制終于來了,發現根本堵不住。
當初,和很多人一樣認為,只要票全部放到網上賣,就能根治黃牛與權力的勾結,黃牛不能大批量拿到票,就完蛋了。后來發現,人家有搶票軟件。
黃牛界一代新人換舊人,人才輩出,不僅一次次指出鐵路管理體制和售票系統的BUG,如今又培養出了無數的不以盈利為目的的“囤票黨”。
老的問題解決,新的問題層出,貌似,我們依然看不到春運火車票銷售讓人滿意的那一天。
這個問題,說起來復雜,大到中國的國情復雜,小到黃牛的蠅營狗茍。從復雜的角度來說,中國的復雜——比如人口多、流動人口多、春節假期的特殊性,這些都難以改變,似乎我們期望火車票的問題得到根治有些過于天真。
其實,思來想去,根治這個問題,有兩個途徑。
一個是純粹的市場化,價高者得,將春運的火車票大幅漲價,以阻止一部分人回家,鉗制需求,從而讓供需平衡。這個方式,顯然不適合中國國情,鐵路部門即便有此想法,也不敢提出,因為瞬間就會被罵死。贊同此方法的經濟學家薛兆豐先生,多年來在這個問題上遭到抨擊。
另一個方法,就是用技術化解。目前來看,鐵路部門沒有對解決問題表示絕望,就是在通過技術解決。比如,網絡訂票,電話訂票,12306橫空出世,很快成為中國最大的“電子商務網站”之一。遺憾的是,這個背靠鐵老大的網站,一出生便技術低能,漏洞不斷。
最大的技術漏洞,不是網絡的暫時癱瘓,而是讓技術性黃牛,找到了生存空間。
與很多人的看法不同,我們不愿意從道德上評判黃牛,相反,我們認為黃牛是督促中國鐵路事業進步的一支力量。是他們,在見證以及證明中國鐵路管理體制的落后和售票技術的孱弱。正是在他們的反作用下,我們看到了實名制,看到了網絡訂票的漏洞。
有漏洞不怕,能及時堵上就好。可是,一年有365天,春運只有幾十天。我們如何能指望,為了春運搞出多高級的網絡技術。另外一方面,12306燒了那么多錢,已經有人表示心痛了。
春運,是中國的鐵路體系各種問題的集中暴發期。中國鐵路春運的問題,像極了“中國問題”——一個龐大的群體在辛辛苦苦為人民服務,卻總是被詬病;問題背景復雜,又階段性爆發;問題沒有發生時,形勢一片大好,問題發生時讓人絕望到有永遠“回不到家”的感覺。
相信鐵路部門解決問題的誠意,也相信他們中很多人在為了大家回家過年夜以繼日地辛苦。但是,黃牛的存在,似乎抹殺了很多的辛苦。
在根治黃牛以前,給黃牛們頒發獎章吧,因為黃牛畢竟給如何解決春運售票問題,指出了病灶之所在。(文/王海濤)
http://star.news.sohu.com/20141224/n407233112.shtmlstar.news.sohu.comtrue搜狐網王海濤(責任編輯:UN639)原標題:黃牛是鐵路管理落后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