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派記者李敬欣張渝
閱讀提示|網上瘋傳,我們的社?;鹈磕暌蛸H值造成損失至少有幾百億,到底是真是假?未來10年,我們養老金的缺口有多大,怎樣填補這個缺口?等我們老了,社?;疬@個“大池子”里還有沒有錢供我們養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提高中央企業國有資本收益上繳公共財政比例,國有資本收益劃撥到社會養老金里多少?
昨天,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舉行聯組會議,結合審議國務院關于統籌推進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工作情況的報告進行專題詢問,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把一個個社會關注的焦點、熱點話題拋給國務院副總理馬凱和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財政部部長樓繼偉、全國社?;鹄硎聲硎麻L謝旭人等領導。
我們的養老錢到底有多少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郝如玉提出,馬凱副總理代表國務院所做的報告中提出社會保險基金保值增值問題,眾所周知,社保基金是人民的“保命錢”,委員、代表對此高度關注。那么,老百姓的“保命錢”、“養老錢”目前狀況如何?到底虧了沒有?虧了多少?
尹蔚民回答說,社?;鹩袃煞N,一種是“社會保障基金”,這塊由全國社?;鹄硎聲芾?,總規模9925億元,主要是財政投入。另一種是“社會保險基金”,人社部負責管理,財政補助只占百分之十幾,80%以上都是企業和個人交的錢,是老百姓的“養命錢”。財政補助雖然只占“養命錢”的百分之十幾,但也是一個龐大的數字:2013年,各級政府對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財政補助達到2814億元,占總收入的13.5%。過去16年,各級政府對職工養老保險的財政補助合計達到1.5萬億元。全國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累計余額超過3萬億。
尹蔚民說,上世紀90年代末,為保障職工特別是下崗職工的合法權益,特別是為應對將來可能出現的養老資金缺口,國家設立了全國社?;鹄硎聲?,財政每年拿一筆錢投進去,由他們來經營、投資,擴大積累,逐漸把“蛋糕”做大。全國社?;鹄硎聲硎麻L謝旭人在詢問會上介紹了社會保障基金的現狀:去年年底,全國社會保障基金達到了9925億,今年年底可能會達到1.1萬億,社會保障基金這塊收益還是不錯的,年均收益達到8%左右。萬一社會保險基金出現缺口,有社會保障基金這個大蓄水池,可以把這筆錢拿出來,作為養老金的補充和救急,這是國家的一個重大的戰略決策。
我們的養老錢到底虧了多少
相對于社會保障基金,社會保險基金的增值方式更慎重。郝如玉委員提出,按現行政策規定,社會保險基金只能用來購買國債、辦理銀行存款,而絕大多數都以銀行存款的形式存在。2007年至2013年,社會保險基金年均收益率2.2%,遠低于同期居民消費價格指數3.8%的漲幅,資金貶值嚴重。
“現在社會保險基金的盤子很大,每年因貶值造成的損失至少有幾百億,什么時候能出臺解決辦法?”郝如玉委員問道。
尹蔚民坦承:按現行規定,社會保險基金只能存銀行、購買國債,好處是保證了基金的安全,但是收益確實比較低,只有百分之二點幾,趕不上物價上漲幅度,造成社會保險基金貶值。
尹蔚民說,社會保險基金要增值,就要投資運營。目前社會保險基金不允許各個省分散投資。但到底是全國統一投資運營還是各省分散投資運營?這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已經作出了一個很好的榜樣和嘗試,是用這種模式繼續進行全國社會保險基金的投資運營,還是可以再嘗試新的辦法?如果“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里”,風險會很大。是否再成立相類似的機構,進行平行投資?也需要深入研究。
尹蔚民說,因為社會保險基金和社會保障基金有很大的不同。社會保險基金是老百姓的“養命錢”,所以在決定這個投資的時候是慎之又慎。我們反復研究多次就是不好決定。如何實現增值,第一,要把安全性放在第一位。第二,政府和市場要共同發揮作用。既發揮市場的投資作用,又要加強政府監管。第三,需要多元化的投資。要考慮我國資本市場和其他方方面面的情況,通過多元化投資確保安全。第四,投資收益要確實落到參保人權益上。
國有資本收益到底劃撥了多少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提高中央企業國有資本收益上繳公共財政比例。有委員提出,國有資本應為全民所有,全體人民都要享受它的收益,能否把國有資本收入的一個固定部分劃撥給社?;稹`嵐Τ晌瘑T問,國有資本收益到底劃撥了多少?
樓繼偉回答說,去年劃撥了1000億。這種劃撥實際上是兩方面工作。一是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2000年成立,2001年國務院作出一個決定,即增量劃撥國有資產給全國社?;穑?001年到2013年底共約2300億,但這個制度有缺陷。鄭功成委員問的可能是存量劃撥。最好還是做存量劃撥,這更有道理。劃一部分國有資產存量補歷史上沒繳養老金的窟窿是對的,現在財政部牽頭,國資委、人社部、社保基金理事會等部門參與這個工作。但存量劃撥國有資產收益,需要研究怎么操作和在哪一級劃轉。目前,國資體制改革方案由多部門參加,改革方案拿出來后,才好說在哪一級劃轉。我們已經初步完成了國有資本股的統計,正在與有關部門協調。
吳曉靈委員認為,國有資本上繳公共財政盡管有1000億的國有資本經營預算進入了大預算,但絕大多數又返回給國有企業了,真正交到公共財政來用的,去年可能只有60個億。國企花的錢已經在集團層面留下,交來的錢只能用于兩方面,一是解決國企的歷史遺留問題,二是更多的錢應該用在公共財政上。
樓繼偉說,中央國有企業一年利潤超過1萬億,真正匯集到國資委賬下、最后到財政部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的只有1000億元左右。國有資本經營收入更多的應該進入大賬,當然也不能把國企的折舊都拿掉。下一步,按照十八屆三中全會要求,到2020年將國有資本預算的30%劃入公共預算,并更多地用于保障民生。
延緩退休能否把養老錢填平
據介紹,國際標準60歲以上老人超過10%、65歲以上老人超過7%,就是老齡社會。我國2011年人口普查顯示,60歲以上老人13.26%,65歲以上8.8%。2013年,60歲以上老人14.9%,65歲以上老人9.7%?,F在是三個人繳納的社?;痧B活一個老年人,到2020年是兩個人養活一個老年人,而有可能到2050年進入老齡高峰期時,一個人養活一個老年人。養老保險基金能否為繼?馮淑萍委員提出:養老保險體系的頂層設計進展如何,有哪些難點?
國務院副總理馬凱回答時指出,養老保險體系的頂層設計尤為關鍵,經過一年半的努力,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牽頭的部際聯席小組在平行研究、地方研究和廣泛搜集社會各界意見,特別是在一些專家、學者、機構的研究成果基礎上,形成了頂層設計研究的總體報告和16個專項報告。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并軌和統一的問題,已經下文并正在推進;機關事業單位和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制度并軌問題,中央已經討論通過,近期文件就要印發,還要召開會議部署。
馬凱說,頂層設計的難點在于:怎樣才能既發揮養老保險的共濟性功能,又調動各地的積極性,平衡點怎么找。他說,比如,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的問題,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作了明確要求,但是社會上分歧很大,認識并不統一,在統一認識的基礎上還有明確目標的問題,退休年齡是推遲到63歲還是65歲?這都需要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