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1月8日報道境外媒體稱,中紀委副書記、監察部部長黃樹賢表示,紀檢監察系統內部去年共查處違紀違法干部1575人。同時,中國加大國際追逃追贓力度。反腐調查風暴的規模和范圍將擴大。
周永康等移送司法
英國廣播公司網站1月7日發表題為《中國反腐敗:去年紀檢系統內部查處近1600人》的文章稱,黃樹賢是在7日出席新聞發布會總結2014年反腐敗工作時宣布此消息的。他說,當中有廳局級34人、縣處級229人。
黃樹賢還回顧說,周永康、蔣潔敏、李東生、李崇禧、申維辰等30人涉嫌犯罪已被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目前,正在立案審查的還有令計劃、蘇榮等案件。
他說,中紀委監察部對涉嫌違紀違法的中管干部已結案處理和正在立案審查的68人。
黃樹賢還強調了中央巡視制度對中國反腐敗的重要性:“山西嚴重腐敗問題和白恩培、萬慶良、武長順、楊衛澤等人的問題就是通過巡視發現的。”
香港星島環球網1月7日發表題為《黃樹賢:2014年追逃500多人追贓30多億元》的文章稱,7日,中紀委副書記、監察部部長黃樹賢在新聞發布會上說,中國加大國際追逃追贓力度,中央反腐敗協調小組設立國際追逃追贓辦公室,建立國際追逃追贓工作協調機制,摸清黨員和國家工作人員外逃的底數。加強《聯合國反腐敗公約》框架下雙邊、多邊協作,與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建立反腐敗執法合作機制。發表《北京反腐敗宣言》,啟動反腐敗執法合作網絡。強化個案處置,共追逃500多人,追贓30多億元。
中紀委揭“神秘面紗”
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1月6日發表題為《中共略微揭開秘密工作的面紗》的文章稱,日前,中國略微揭開了最高反腐敗機構的面紗,讓公眾對它如何在反腐敗斗爭中“老虎”、“蒼蠅”一起打有了些許了解。
中紀委監察部在其全新亮相的網站上刊登了一系列反映其日常活動的圖片,為其神秘的工作增添了少許透明度。在這些圖片中,工作人員戴著口罩和手套,正在拆封來信并對舉報官員違紀行為的材料進行分類。有的工作人員正在掃描材料或在電腦上錄入信息,還有的工作人員坐在堆滿材料的辦公桌旁或正在接待來訪群眾。在其中一張未注明日期的圖片中,堆積如山的郵袋說明調查人員需要閱讀大量的舉報信件。
北京媒體刊登了一篇關于中紀委網站最新“曝光”圖片的報道。報道說,圖中一個堆滿材料的收納盒上標注有“重慶市信訪局”的字樣,而重慶恰好是前中共高官薄熙來最后任職的地方。該媒體的報道還強調了信訪舉報的重要性。中紀委一位高級官員在2013年一次訪談中透露,在2012年立案的案件中,案件線索來源于群眾舉報的占41.8%。
中紀委之前還在網站上公布了2015年的第一項調查工作。貴州省公安廳的一名交通管理局官員成為調查目標。
這個反腐敗機構還展示了其他領域人士的贊美之詞,比如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莫言。中紀委網站上一篇報道援引莫言的話對中共的反腐敗斗爭進行了稱贊。莫言表示,中國現在的反腐力度超過了他的想像。他說:“現在黨中央辦的事情,就是老百姓心里想的。”他還說:“將來反腐敗是一種常態。”
反腐風暴威力不減
香港《南華早報》網站1月7日發表題為《反腐調查的規模和范圍將擴大》的文章稱,內地反腐調查風暴的規模和范圍將擴大。
律師和風險分析人士說,更嚴格實施法規將是日益老練的反腐調查人員使用的主要武器。這些人士認為,近年來繁榮發展的行業可能成為主要調查目標,例如房地產和采礦業,也可能包括航空業。
北京大學的方正集團和中國南方航空公司是這場反腐運動的最新目標。這兩家公司的若干管理層人員已在接受調查。
歐華律師事務所的合伙人方智毅說:“我們目前看到的此類調查將繼續下去。會進行更多此類調查,也許規模將有所不同。”方智毅還說,反腐運動還將繼續下去。他說:“在過去一年半時間內,政府在打擊賄賂和腐敗時的手段愈發老練。”
方智毅說,去年,英國制藥巨頭葛蘭素史克公司等跨國企業接受了調查,今年,更多國內公司將發現自己成為反腐機構的目標。他還說:“很多調查都未引起公眾關注。”
但是,將注意力集中在國內公司上并不意味著跨國公司可以松一口氣了。風險控制集團的分析師安迪·吉爾霍爾姆在該公司網站上警告:“最近國家媒體批評外國公司避稅,還有,環境保護被多次提及,這可能預示著國家稅務總局和環境保護部將采取更多行動。”
吉爾霍爾姆稱,習近平希望增強中央對地方政府的控制、制約省級政府對地方法院的影響力。
美國翰宇國際律師事務所合伙人丹尼爾·魯爾斯說:“中國政府通常集中調查權力集中掌握在少數國有企業手中的那些行業,航空業就是這樣一個行業。”魯爾斯說,未來數月,公路鐵路運輸以及建筑和房地產業也可能被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