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山水合璧黃公望《富春山居圖》”在臺北故宮博物院全景再現。與臺北同步,巨型翡翠長卷《富春山居圖》在北京金融街購物中心亮相。
這件作品按元代畫家黃公望原作《富春山居圖》等比例制作,作品長度6.94米,高度33公分,從備料到創作完成歷時8年之久,由中國工藝美術學會玉文化專業委員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劉繼庭擔任本巨作的總策劃師。
展覽主辦方北京金融街購物中心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高靚認為,金融街購物中心作為一個全世界頂級奢侈品的聚集地,十分樂意在推動中外文化交流方面做出努力:引進國際品牌進入中國,傳播華夏文化昭示世人。本次舉辦巨型翡翠長卷《富春山居圖》展覽,就是為了弘揚以翡翠為代表的中國元素文化精品,希望能有越來越多的機會做精品文化交流活動。
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為明清兩代畫家學習的典范,因而多有臨摹作品問世,浙江省博物館館藏了清王原祁《仿富春山居圖軸》和清奚岡《仿黃公望富春筆意圖軸》。還有其他地方也館藏了明代畫家沈周臨摹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但用翡翠原石創作黃公望《富春山居圖》,尚屬首次。
創作翡翠巨作,有三大困難需要克服:最難的是選擇翡翠材料原石,與其他玉料相比,因質地的特殊性,翡翠的裂綹特別多見,所以要為《富春山居圖》這樣豐富多彩的作品準備翡翠原料,資金、汗水、智慧和運氣,缺一不可。第二難,是創作之難,平面繪畫尚可反復修改,不需要一筆準,但在翡翠上創作,只能一刀準,否則前功盡棄。第三難,是藝術表現難,翡翠創作不在一個平面上,屬于深淺創作,要創作出一件好作品,必須在選題、立意、主題、構圖、乃至雕刻與拋光等方面都獨具匠心,還需要深厚的文化和藝術功底,才能達到“琢石為玉、點石成金”之境界,才能創造出這樣的藝術精品。
來源:中國日報北京記者站(記者 陸中秋)編輯:孫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