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在責任進化的同時,事關底線的質量問題卻頻現報端。如何全面提高質量水平,既關乎企業和產品競爭力的增強,又關乎公眾的切身利益。
對此,國家質檢總局總檢驗師項玉章在論壇上說:“建設質量強國離不開質量誠信的助推。2012年4月,國務院頒布實施《貫徹實施質量發展綱要2012年行動計劃》,把落實長遠規劃和解決當前突出問題相結合,要求強化確保質量安全,促進可持續發展為基本企業社會責任理念,積極推動企業對消費者、投資者、社會、環境等相關方的社會責任,要求廣大企業應該把確保質量發展綱要作為重要的指導方針。”
他還表示,國家質檢總局將把誠信建設放在突出的位置,加大對違法企業的懲治度,推動企業落實質量安全主體責任,推進質量誠信體系建設,完善質量工作考核激勵機制,以多種方式加強產品質量。
構建和諧勞動-關系是責任進化的必由之路,為構建新時期的和諧勞資關系,2013年7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修正案)》將正式實施。中華全國總工會黨組副書記、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張鳴起表示:“讓關于職工的各項法規全力落到實處,應當是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基礎,是不可逾越的底線。近年來全國總工會通過多種方式和渠道直接、主動地參與立法;對用人單位貫徹執行勞動類法律法規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以及對有急難職工的幫扶等舉措,不斷推動和協助企業履行社會責任。”
張鳴起還表示,近年來,國有企業,特別是國有大中型企業在履行社會責任方面發揮了很好的示范帶動作用,其他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自覺性和主動性也在不斷增強。
對此,國務院國資委副秘書長閻曉峰說:“國務院國資委作為國有資產的出資人,我們理解企業的社會責任應該是全方位的,其核心是一個負責任的企業從決策到義務都要統籌兼顧企業、經濟、社會和環境各方面利益,致力于實現自身發展與全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統一。中央企業社會責任工作可以簡單歸納為:重視理念、建立機制、實踐探索、溝通承諾、對標管理。”
閻曉峰介紹說,今年國資委還將通過發布“中央企業社會責任管理指引”開展社會責任評價等措施,推動企業進一步樹立責任理念,完善社會責任管理體系,以實現中央企業與經濟社會環境的和諧發展。
在責任進化的進程中,如何以國際化的視野實現與世界的協同發展是一個全新的命題。然而,2012年,中國與世界經貿摩擦不斷,稀土出口受限、光伏遭遇“雙反”、汽車零部件補貼問題一再談判,中國企業“走出去”面臨著更多挑戰。要增強企業國際化生存和競爭的能力,不但要加強企業開展跨國經營的能力,還要提升企業社會責任的深化以及與國際接軌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