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海淀區發布志愿服務“愛心超市”計劃,與之前的“愛心銀行”計劃對接,以制度設計保障志愿者權益和志愿服務的可持續發展,促進海淀區志愿服務的常態化和機制化。本月起,海淀區將在萬壽路、中關村、八里莊三個街道和溫泉鎮進行試點,并根據實際情況修訂具體實施方案。
據了解,在去年年底,海淀區推出學雷鋒志愿服務“愛心銀行”計劃,大力提倡“多存可取、多存少取、多存不取”的道德風尚,激勵更多的海淀人志愿提供社會服務?!皭坌你y行”主要經營“愛心時間”的存儲和支取。海淀區所有登記注冊的志愿者都是“愛心銀行”的儲戶,他們既是服務的提供者,又是服務的支取者,接受“愛心銀行”提供的后續償還服務。
今后,志愿服務存儲的范圍還將擴大,根據服務的種類,對服務進行量化,一次服務折合一定的“愛心積分”。像對病人的臨時看護、體力較重的勞動、陪同老人看病、為孤寡老人做飯等都可以“存”到“銀行”里,一旦自己需要他人幫助,就可以“支取”,由他人為自己提供服務,或由“銀行”進行適當的物質補償。
“愛心超市”和“愛心銀行”計劃,可以避免志愿服務不能持之以恒,應付式的“突擊獻愛心”的現象。志愿服務可以做到常態化和均衡化。
“為了更好地激勵更多的學雷鋒志愿者投身志愿服務活動,我們已經形成了‘服務-回報’累計轉化機制,成立了海淀區‘愛心超市’,組建了區級-街鎮-社區三級管理體系。”海淀區文明辦主任、創建全國文明城區總指揮部辦公室常務副主任吳琢如告訴記者。
“具體來說就是,由區文明辦統籌安排支持資金、街鎮管理具體服務項目、社區落實服務和認證、指定連鎖超市負責兌換實物獎勵?!眳亲寥缃榻B,“我們將于3月至5月在萬壽路、中關村、八里莊、溫泉鎮試點,為注冊學雷鋒志愿者統一發放‘活動記錄卡’,即‘愛心銀行’卡,并有專人負責志愿者注冊、認證、發放兌換券、整理賬目等工作,各街鎮根據認證情況,每月集中領取、發放一次兌換券。6月至12月,海淀將在全區各街鎮鋪開‘愛心超市’工作,并按季度匯總相關情況,及時作出工作調整。”
另據了解,海淀區積極整合區域志愿服務力量,成立了12支學雷鋒志愿服務專業總隊,并將“關愛他人 關愛社會 關愛自然”的“三關愛”志愿服務活動與海淀區委區政府主要工作相結合,引導廣大志愿者參與到海淀創建全國文明城區的工作中來。今年,這12支隊伍將緊密圍繞“三關愛”開展一系列豐富多彩的志愿服務活動。學雷鋒志愿者代表發出倡議,請全區志愿者積極行動起來,用雙手扶弱助殘、用智慧服務社會、用熱誠撫慰生命,用行動傳播愛心。
與此同時,海淀區29個街道、鎮廣泛動員,全區機關、學校、醫院等各個部門和行業開展了家政服務、健康保護、親情陪伴、文化體育、法律援助等多項志愿服務活動,為社區老人、流動兒童、農民工兄弟和殘疾人送去溫暖和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