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拉薩7月21日電(記者 達娃)“我們家一年搞運輸的現金收入能達到20多萬元。”1994年以來就從事交通運輸業的西藏昌都地區八宿縣邦達鎮克色村致富帶頭人其繞扎西說。
聽到這句話,記者驚訝于其繞扎西居住在半農半牧、缺乏商業環境的西藏高海拔地區,家庭年現金收入竟然能達到大城市高級白領的年薪水平。邦達鎮位于西藏東部昌都地區邦達大草原、玉曲河西岸狹長山谷中,海拔4120米,氣候惡劣,每年冬春氣溫常在零下20攝氏度以下。
除了從事農牧業,當地民眾還能有其他哪些創收渠道?在記者尋求答案的過程中,邦達鎮副鎮長澤巴拉加介紹說:“這要歸功于交通的發展和便利。”
昌都境內山高谷深,自然環境險峻,交通狀況很差。長期以來,西藏自治區和昌都地區非常重視交通發展。西藏自治區于1995年建成昌都邦達機場,并于當年4月首航成功。目前,昌都境內已形成陸路交通為主和航空為輔的立體發展模式。
其繞扎西所在的克色村毗鄰邦達機場,國道318線和國道214線在此經過,各種貨運的市場需求大,為克色村百姓從事運輸業致富,提供了良好的硬件環境和渠道。
克色村共有56戶人家,其中48戶正從事交通運輸業,一年戶均現金收入達到11萬元。與此同時,帶動著其他貧困戶的經濟狀況良性發展。
據了解,昌都地區今年交通發展的主要目標是力爭國省道、通縣油路和農村公路項目建設完成投資13.77億元。這些投資包括續建和新建多條公路,以及昌都地區客運站新建工程,使昌都地區縣通油路率達到72.7%,鄉通暢率達到26.1%,建制村通達率達到76.97%。
此外,投資8.1億元的邦昌公路(邦達機場至昌都鎮)改建工程,目前已接近尾聲,預計今年9月建成通車。交通條件的改善,將繼續促進當地經濟社會的發展和民眾的增收致富。
來源:新華網 編輯/攝影:徐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