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
渝北建成國家中心城市展示區
“作為兩江新區核心區、國家戰略集中實施地,在我個人看來,中央公園的建設,只不過是渝北吹響大發展號角的第一步,更大的動作還在后面。”渝北區政府一官員告訴重慶晚報記者。
按十二五規劃,渝北將以重慶建設特色鮮明的國家中心城市為契機,依托外環經濟圈和兩江內環建設,全力推進空港新城、悅來新城、保稅港區、龍石新城、北部新區等城市重點組團融合。到2015年,城鎮建成區面積達到200平方公里,聚集人口達到250萬人,相當于再造一個大渝北。
打造一座國際化大都市,只靠鋼筋混泥土遠遠不夠。文化才是城市的氣質、風骨和靈魂。倫敦的大英博物館、巴黎的盧浮宮、紐約的大都會博物館、悉尼的歌劇院等,都體現了一個城市的文化品位。渝北人正以位于悅來的重慶國際博覽中心建設為契機,打造自己的城市地標和新名片。該博覽中心投資70億,建筑面積為西部第一、全國第二,主體造型猶如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
未來
渝北打造重慶第一門戶
建設中央公園、國家中心城市展示區只是渝北跨越式發展的手段,渝北更大的雄心壯志是:打造重慶對外開發第一門戶。
渝北在重慶都市發達經濟圈規劃面積為5473平方公里的范圍中占比達26.5%,是重慶主城北拓戰略主陣地和兩江新區主戰場:全國十大機場的江北國際機場、西南地區最大的客貨編組站———重慶火車北站坐落境內,毗鄰長江上游最大的寸灘集裝箱碼頭,加之高速路和輕軌串聯,形成立體交通樞紐;產業基礎良好,重點布局和發展汽摩制造、電子信息、現代物流、商務會展、出口貿易、總部經濟等產業;先后獲得全國文明城區、全國環境保護模范城區、國家衛生城區和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等30多項國家級殊榮,是享譽西部的宜居名區。
2010年,全區生產總值達到574億元,年均增長達18.4%,排名全市第二;規模工業總產值1218億,在全市率先建成千億工業大區;固定資產投資完成466億,五年累計完成1804億,連續十年保持全市第一;地方財政收入(不含北部新區)達45.6億,年均增長44%,排名全市第二;開發型經濟走在全市前列,五年累計引進美國科勒、百安居、SM集團等重點企業1250家,其中世界500強企業50家,到位區外資金530億,均全市首位;進出口總額89億美元,連續五年保持全市第一……
“渝北怎樣做到重慶對外開放的第一門戶?在我看來只要上述主要數據都排在我市前列,渝北就是重慶第一門戶。”渝北區發改委官員說。
未來5年,渝北將突出三大發展定位:兩江產業核心、重慶開發高地、西部宜居城區。其中,兩江產業核心,到2015年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突破4000億,成為重慶經濟重要增長極;重慶開放高地,到十二五末,招商[簡介最新動態]引資到位資金1000億以上,新引進世界500強、中國500強企業100家以上;西部宜居名區,城區面積拓展到20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達250萬人,城鎮化率達到83%,建成國家中心城市主體功能區、形象展示區。
來源:重慶晚報 編輯: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