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四個月調查后,10月20日,新華社重慶智庫中心發布了2014年重慶煙農滿意度第三方調查結果。調查顯示,過去一年,我市現代煙草農業發展取得了可喜變化。2008年以來,煙農收入年均增速達38.5%,2013年重慶煙農戶均收入達7.64萬元,煙農對煙草行業的整體滿意度達97%。
據新華社重慶智庫中心主任李瑞強介紹,煙草行業是我市現代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市煙草種植主要分布在12個區縣、198個鄉鎮,涉及21265戶煙農。此次調查,旨在真實的反映煙農和行業發展狀況,為下一步工作提供借鑒。
通過對煙葉生產環節、煙葉收購環節、扶持政策及其他環節的滿意度調查發現,煙農對煙草行業總體評價非常高,整體滿意度達97%。其中,59%的煙農評價是“滿意”,23%的煙農評價是“較滿意”,15%的煙農評價是“一般”,明確表示“不滿意”的只占調查煙農總數的3%。
“煙葉生產環節中,技術培訓和基礎設施建設的滿意度較高,分別為97%和96%。”李瑞強分析,近年來,煙草行業加大了對煙區基礎設施的投入,十二五期間,將累計投入基礎設施建設資金50億元,不少煙區基礎設施條件大幅改善。技術方面,每500名煙農就配有一名技術人員,因此,這兩項的滿意率基本反映出了煙區的實際情況。
發布會上,酉陽龔灘鎮沿巖村煙草種植大戶陳斌就對此感受頗深。他說,2008年至今,當地煙區基礎設施發生了翻天覆地變化。以往,村里只有很差的土路,一般的車輛很難通行,為了方便出行,他還專門買了一輛越野摩托。隨著當地烤煙的發展,煙草行業加大了基礎設施投入,硬化了公路,煙水配套工程還解決了當地數百戶村民的飲水問題,使當地村民生產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此外,在扶持政策環節方面,煙農滿意度達97%。”李瑞強說,從煙農反映的情況看,煙葉生產由于是計劃種植、種前定價、收購逐年提價,在發生災害后,還有災害補助基金,這使煙農收入有了保障并逐年提高。2008年以來,煙農收入年均增速達38.5%。這也是煙農始終能保持旺盛的煙葉種植熱情的原因。
彭水種煙大戶田茂勝告訴記者,他的烤煙種植面積由過去的15畝,增加到現在的200畝,每年純收入達20-30萬元,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如今,家里不僅住上了新房,還買了兩臺小轎車。
“雖然煙農總體滿意度較高,但還有不足。”市煙草專賣局一負責人說,從調查的情況看,基礎設施管護、煙葉定級等方面是煙農反映問題最多的地方,因此,根據此次調查結果,未來,煙草部門將在建立基礎設施管護機制、提升科技水平、提高農民職業化、完善防災減災體系等方面,進一步加大力度,推動現代煙草農業的健康快速發展。 (記者王翔實習生張秀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