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投資將超過5億元,建成后每年可進行1000例臨床移植
兩江新區水土高新園區,重慶臍血庫工作人員正在對提取后的臍帶血進行檢測。重慶晨報記者 楊新宇 攝
“我們將投資超過5億元,在重慶兩江新區水土高新園建全球最大的血液病醫院。”昨日,中國干細胞集團副總經理陸瑤透露,這所醫院將結合重慶臍帶血庫豐富的造血干細胞資源,每年可進行1000例臨床移植,滿足整個西南地區的血液病患者需要。
今年9月,中國干細胞集團投資2.6億元的重慶市臍帶血造血干細胞庫(簡稱重慶臍血庫)投入使用,已成功采集臍帶血超過6000單位,完成臨床移植15例。
最先進的液氮罐
“重慶臍血庫的投入使用不僅填補了臍帶血采集、制備、檢測、供應和研發的空白,也將加速建立起重慶高標準、高質量的臍帶血庫,為西南地區的血液病患者帶去福音。”昨日,在嶄新的重慶臍血庫內,陸瑤介紹了為何落戶重慶的目的。
據介紹,占地35畝的重慶臍血庫各個實驗室依照最嚴格的設計建造,并根據功能需求配備了全套世界一流品質的實驗設備,包括美國BD無菌檢測儀、流式細胞儀、美國thermo程控降溫儀、日本的syermex血球計數儀等。
在這棟大樓內,每進一個樓層都要進行刷卡,實驗室只能隔窗觀望,實驗人員從頭到腳“全副武裝”。
重慶臍血庫最核心的是用于保存干細胞樣本的深低溫保存罐,在二樓依次排開的5個不銹鋼罐子是引自美國的MVE氣相液氮儲存系統,雖然看起來挺普通,但科技含量相當高:儲存溫度低于-190℃,100%的杜絕交叉感染,不依賴電力操作,并且自帶目前世界上最先進安全的電子監控系統。
“這里能夠儲存30萬單位的干細胞,每年可以為400例患者進行細胞移植手術。” 陸瑤說。
重慶每年30萬新生兒臍帶血被浪費
白血病患者,除了骨髓移植,臍帶血造血干細胞移植,也成功挽救了數百位患者生命。
據了解,重慶每年新增白血病患者約2000人,他們中的不少人都在苦苦等待造血干細胞移植,每年進行移植手術的約400例。但是,重慶每年出生30萬新生兒,臍帶血卻被白白丟棄。
臍帶血是胎兒娩出、臍帶結扎并離斷后殘留在胎盤和臍帶中的血液,其中含有重建人體造血和免疫系統的造血干細胞,可用于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多種疾病,包括血液系統惡性腫瘤、血紅蛋白病(地中海貧血)、自身免疫系統疾病、心血管疾病(急性心肌梗塞、缺血性心臟疾病)、消化類疾病(肝硬化)等。
和骨髓相比,臍帶血排異性小,配型成功幾率要大得多。目前世界上造血干細胞移植手術中,有20%用的是臍帶血。
臍帶血保存20年費用1.4萬元
在重慶臍血庫的液氮儲存系統中,分為自體庫和公共庫兩種,前者是父母為孩子保存的臍帶血細胞,后者是產婦自主捐獻出來的臍帶血細胞。
在費用上,陸瑤介紹,“自體保存的費用是20年1.4萬元。在公共庫購買是2萬元,相對于購買骨髓的價格要便宜一半。”
雖然臍帶血很重要,但并非所有孕婦生產時,臍帶血都能保存下來,采集的成功率約為60%。
據介紹,目前我市有多例白血病患者正在苦苦等待移植手術,“病床位太有限了,就算是國內最強兩家血液病移植醫院,每年移植的手術也都只有400例。”
基于人群覆蓋率等多方面因素,中國干細胞集團擬定在重慶臍血庫附近建全球最大的血液病醫院,總投資將超過5億元,設置100個百級層流倉,200個普通病床。
“移植手術中,患者需要在流倉中呆一個月,確保沒有任何污染。總體算下來,血液病醫院未來可提供實施1000例以上的干細胞治療手術。”陸瑤說。
據了解,重慶臍血庫在我市各大醫院都設有專門的人員為孕婦提供咨詢服務。
新聞背景>
水土高新園:搶高端
兩江新區水土高新技術產業園,位于北碚最南端,是都市功能拓展區的最前沿,成立四年來已有93個項目入駐,總投資1140億元,預計產值1574億元,初步形成大數據及云計算服務、光電顯示、半導體照明、數字化醫療設備及生物制藥、機器人五大主導產業集群。
水土高新園負責人介紹,目前,世界500強項目已有7家入駐,包括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移動、華能集團、住友化學、法國液化空氣、中機集團。中國500強入駐有5家,包括京東方、騰訊數據、浪潮集團、北大方正、復星醫藥。
總投資328億元的京東方8.5代線項目是兩江新區單體投資最大的項目,明年有望正式投產,將建成全球最具競爭力的半導體顯示工廠之一。它的入駐,直接帶動了10多家產業鏈上的企業進駐。
11月,浪潮集團西部數據中心落戶水土高新園,將建世界最先進數據中心。加上中國聯通等項目的投運和開工,水土高新園的大數據及云服務產業基地成效開始初顯,該產業建成后,預計可實現產值1200多億。
水土高新園有關負責人介紹,“這五大主導產業集群相輔相成,互相依托,不僅優化了產業結構,更成為做大做強的支柱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