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渝北斗生產車間,工人在對智能導航系統進行調試。
重慶海特汽車排氣系統有限公司的機器人生產線
深渝北斗寬敞的車間內,只有少數工人在人工操作。
當工業化遇上信息化,就像咖啡遇上牛奶,融合越深,滋味越美。
如今,信息化和工業化的深度融合,給傳統生產方式帶來的革命性變化,正成為我國工業制造提高勞動生產率、打破環境資源約束、提升產品技術含金量的重要途徑。
日前,渝北區經信委組織專家組,對2014年渝北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示范企業進行了評審。南方英特空調、恒通電動客車、天友乳業、深渝北斗等10余家企業榜上有名。這些企業中,有的從事新興智能產品的生產,有的則通過探索創新,為傳統行業注入生機。本期開始,我們對這10家企業依次進行走訪,為讀者揭開“智能生產”的面紗。
新興產業“炫技”
車聯網幫你自動繳違章罰款
擔心家中老人或小孩出門走丟?只需要在手機上預設軌跡,當老人小孩的出行路線與軌跡偏離,監護人會收到警報;駕車違章去車管所繳罰款很麻煩?只要車聯網通過系統抓拍,從綁定的銀行卡自動扣費即可。這些聽起來洋氣智能的產品,都來自渝北區深渝北斗生產的智能芯片。
提到芯片產業,很多人腦海里都會出現這個場景:明亮的車間內無數工人聯排坐,頭上戴著放大鏡,小心翼翼地組裝芯片。實際情況是這樣嗎?
12月4日下午,記者來到渝北區回興服裝城大道的重慶臺商工業園。換上防靜電的工作服、鞋套、帽子,在門禁系統經過15秒去靜電處理后,進入深渝北斗的生產車間。車間里,鋪滿了防靜電的PVC地板。工作人員介紹,電子產品耐壓低,對靜電很敏感,防靜電成為最重要的工作。
在1000多平方米的芯片貼片車間,記者并未見到太多工人,只見四臺貼片機忙碌地貼著芯片。自動光學測試儀器對芯片拍照比對后,一名工人會將有爭議的產品挑出來。
“現在是智能化生產,不需要那么多手工制作了。”該公司總經理王建軍介紹,公司目前著力開展基于北斗衛星導航定位系統的汽車導航,及汽車物聯網產品的開發與應用。據介紹,該公司生產的北斗行車記錄儀,可全天候快速定位。如果你駕車違章,車載互聯技術讓警察不用開罰單,與交通系統綁定的銀行賬號會自動扣除罰金。
“這項技術在國內是超前的,針對一些特種車輛已經開始試點。目前在江蘇已經交付了包括環衛、校車、政府車輛在內的數十個車聯網用戶。”上述負責人表示,車聯網還可根據周圍的交通狀況,為你規劃合理行車路線來避開堵點。
深渝北斗的智能產品還不止這些。據王建軍介紹,該公司通過與電信合作,在桂林首次商用了手機遠程定位自動考勤系統。今后,打考勤不再刷臉卡、打指紋,只需要在手機里裝上該公司的芯片,在信號監測范圍內都可完成自動考勤考核。此外,智能聯網的短信收發系統,使經銷商、客戶及銷售人員、售后人員都可以及時了解公司的最新動態和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