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大學的大四學生鐘天雄 記者 蔣雨龍 攝
鐘天雄在國外游學時的照片 受訪者供圖
大學四年怎么過才算有意義?是埋頭苦讀,還是放任玩耍?重慶大學大四學生鐘天雄用行動給出了自己的答案——保持班級前十的學習成績,掌握英語和德語兩門外語,拍攝微電影,訪學德國、瑞士、新加坡等8個國家。近日,還未畢業的鐘天雄已收到某知名汽車公司的offer(錄取通知),但人人羨慕的“學霸”卻表示,自己只是普通人,一切都源于認真生活的態度。
自學加蹭課 掌握兩門外語成語言達人
前日下午,記者在重慶大學A區見到了鐘天雄,22歲的鐘天雄是四川綿陽人,2011年考上了重慶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機自專業。“當初我的第一志愿是建筑學專業,但被調劑到了機自專業。”鐘天雄說,為彌補心中遺憾,大一一年里,他發瘋似地自學建筑學專業知識,希望轉到建筑學專業,“不過事與愿違,我沒能成功”。
轉專業的失敗讓鐘天雄陷入迷茫,但他很快也重新制定了新規劃。“我從小就喜歡英語,所以就想在大學加強語言學習。”鐘天雄說,他在初中時就能閱讀英文版《哈利波特》叢書,但他還是沒放松學習英語。大二時,鐘天雄對德語產生興趣,于是跑到德語二專的課堂上蹭課,在沒有參加任何培訓班的情況下,他通過了雅思考試,還考取德語B1水平證書。
“我形成了用德語或英語想問題的思維,日常與人交流會不時冒出一句德語。”鐘天雄說,他因此經常被朋友吐槽“能不能好好說中文”。
游學8國 進工廠學專業知識
雖然在語言學習上狠下功夫,但鐘天雄并未放棄自身的專業學習,大學三年里,他每年都獲得綜合乙等獎學金或企業獎學金,學習成績也保持在班級前10名。
通過參加社團活動、學習德語,鐘天雄認識到越來越多優秀的學長前輩,也了解到許多供在校生出國游學的項目。鐘天雄說,2013年初,他報名參加了學校組織的冬令營活動,并如愿成為40名學生之一,前往比利時、法國、瑞士等5個國家游學。
今年2月,鐘天雄又報名參加新加坡國立大學組織的“亞洲青年領袖游學營”,和另外9名在校生一同前往新加坡、馬來西亞,與亞洲各國大學生齊聚一堂,交流學習。
兩次出國游學經歷讓鐘天雄意識到,自己應該通過出國學習的機會夯實專業學習。今年4月,鐘天雄通過了國家公派德國交換生項目的選拔,前往德國漢諾威大學進行5個月的機械專業學習。“在德國,我們經常會去一些大公司參觀工廠,學習生產、裝配、物流等流程。”鐘天雄說,德國學校的老師還會通過簡單測評,“邀請”學生參與自己的研究項目,“豐富的實踐機會讓專業學習不再枯燥”。
拍微電影 和小伙伴開過工作室
掌握兩門外語、保持專業成績前十、游學8個國家,對于眾多在校大學生來說,四年里做好其中一件事就已經足夠,但鐘天雄并不“滿足”,因為他還有自己的興趣愛好。
“我很喜歡攝影,在光影中,我也能觀察學習到一些建筑美學。”鐘天雄說,對建筑學難割舍的感情促成了自己對攝影和電影的熱愛。大二下學期,鐘天雄所在專業要從虎溪校區搬至沙坪壩老校區,為紀念在虎溪的兩年大學生活,鐘天雄和朋友商量,決定拍攝一部微電影。
雖然在這部名為《愛在虎溪》的微電影中,鐘天雄擔任的是劇組攝影,但從前期劇本設計,到微電影的拍攝剪輯,鐘天雄都參與其中,就連影片中的吉他彈唱也被鐘天雄“承包”。借著拍攝微電影的機會,鐘天雄和劇組小伙伴成立了一個工作室,但因面臨畢業,現在工作室已經關了。“不管是攝影還是電影,都是一種自我表達。”鐘天雄說,業余的興趣愛好并不會阻礙專業學習,反而如虎添翼。
總結
認真對待 合理規劃時間
當記者詢問鐘天雄如何在大學期間完成這么多目標時,他的回答簡單而干脆:“認真對待,合理安排和規劃時間。”
鐘天雄說,他有制定時間安排的習慣,就是將每天要做的事情,以及對應的時間精細量化。鐘天雄回憶,由于自己習慣按照制定的時間表來做事,偶爾同學喊他一起吃飯,他都會拒絕,認為會打破時間安排,也因此被同學稱為“強迫癥晚期患者”,“不過現在不會了,學會了變通調整”。
鐘天雄說,雖然每天的時間表都排得滿滿的,但他都會合理利用一些時間碎片,“走路、坐車時可以聽聽英語歌,看電影時留意劇中建筑特點……”鐘天雄說,除了細小的時間規劃,他也對未來職業有規劃,“上個月,我向一家汽車公司投了簡歷,前幾天收到了offer,我可以在畢業后直接進入公司技術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