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邊的燒烤攤明年也要備案 記者 張永波 攝(資料圖)
今后路邊小攤小販、小加工作坊等,將有合法身份。昨日,記者從市食藥監局獲悉,為保證食品安全,我市明年將制定出臺小攤販和小作坊備案管理辦法,要求涉及食品生產、加工、銷售的所有小攤小販實行登記備案,全部納入食藥監部門的綜合監管中。
備案管理辦法明年將出臺
路邊的涼面條、燒烤、面攤等小攤販;生產豆腐、年糕等的小作坊;推著小車售賣饅頭、年糕等食物的小販,他們在自身維持生計的同時,也為市民提供了一些方便。
“因為生產條件簡陋、衛生條件較差、有的從業人員未進行健康體檢、加工的食品無法自檢等原因,他們(小攤小販)生產加工的食品存在著安全隱患。”市食藥監局副局長李林說,但又不能讓這些小攤販、小作坊消失。為規范食品生產加工的小作坊、小攤販的生產、加工行為,保證食品安全,明年市食藥監局將制定出臺小攤販和小作坊備案管理辦法,讓這些小攤小販全部實行登記備案,納入市食藥監部門監管。“這意味著,我市食品生產小攤販、小作坊將被全面‘收編’。”李林表示,以后哪怕是路邊的燒烤攤都要進行備案。
生產加工小作坊也要備案
其實,早在2011年我市就出臺的《重慶市餐飲服務攤販備案管理辦法(試行)》規定,餐飲服務攤販經營場所應當距離廁所、糞坑、污水池、垃圾場(站)等污染源25米以上,并在粉塵、有害氣體、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擴散性污染源的影響范圍之外;集中交易市場內的餐飲服務攤販經營場所還應距離鮮活畜禽、水產品銷售點、宰殺點20米以上。城市主干道兩側、校園和幼兒園門口50米內不得設置餐飲服務攤販經營場所。
不過,市食藥監局相關負責人說,當時出臺的辦法,只將餐飲服務攤販納入備案管理,而明年制定出臺的備案管理辦法,將把涉及食品生產、經營、餐飲等環節的小攤販、小作坊均納入備案監督管理。
鏈接
餐飲服務攤販
應符合下列要求
《重慶市餐飲服務攤販備案管理辦法(試行)》(2011年)
1.在當地政府規定的場所內經營。
2.有與經營食品相適應的洗滌、消毒、防腐保鮮、防蠅、防塵、防鼠以及處理廢水和存放廢棄物的設備設施。
3.從業人員取得健康證明,經過食品安全知識培訓。
4.用水符合國家規定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
5.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用具、容器、餐飲具應當無毒、無害、清洗消毒,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6.經營現場無自來水設施或有效消毒設施的,應當使用一次性餐飲具或者集中消毒餐飲具。
7.使用的食品添加劑、洗滌劑、消毒劑符合食品安全標準或者要求;使用的食品添加劑應當索證、索票,建立進貨查驗記錄臺賬和使用記錄臺賬;不得使用、存放亞硝酸鹽。
8.建立食品原材料采購索證索票、進貨查驗和采購記錄制度,有進貨記錄臺賬。
相關
保食品安全 我市繳獲問題豆芽373.4噸
為保農村食品安全,我市今年9月份開始展開了為期3個月的農村食品市場“四打擊四規范”專項行動。昨日,市食藥監局通報稱,此次行動繳獲問題豆芽373.4噸,如今問題豆芽已基本絕跡。
此次專項整治,全市共取締無證經營者909戶,吊銷食品流通許可證19戶,吊銷餐飲服務許可證11戶,立案查處食品違法1371件。市食藥監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食品違法案件包括無證經營,如小作坊、黑作坊;食品原輔材料不合格;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質,如火鍋底料中添加罌粟殼、在面制品中過度添加泡打粉等。
市公安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全市共破案7起、處理14人;繳獲罌粟殼6千克、罌粟籽1.5千克,成品調料151.8千克,搗毀制售窩點12個,涉案金額209萬元。同時,破獲在豆芽泡發、運輸與貯存環節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質的違法犯罪活動155起,捉獲犯罪嫌疑人245人,繳獲問題豆芽373.4噸。其中,8起案件已移送法院審理,13名犯罪嫌疑人獲刑。據介紹,此前,不法商販利用俗稱“AB水”、“AB”粉的有毒添加物制作加工豆芽的情況比較猖獗,甚至有成為行業“潛規則”的趨勢。該負責人表示,經過調查,目前市內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質的豆芽已基本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