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泉水暖引客來。 (本報資料圖片)
從2012年獲得“世界溫泉之都”稱號以來,重慶溫泉游客接待量每年以三成以上增幅增長,預計2014年重慶溫泉游客接待量將突破600萬人次。
然而,相較于三峽、火鍋、美女等重慶“名片”,當前重慶溫泉在國內外,甚至在重慶市民心中的影響力還略顯遜色。重慶該如何借力“世界溫泉之都”這一稱號,真正打響溫泉品牌?在近日舉辦的首屆中國溫泉旅游推廣季上,來自國內外的溫泉行業專家就此開展探討。
已有40多個溫泉景區投用
另有百余個在建
“過去,國際上對重慶溫泉知之甚少,隨著重慶被評為‘世界溫泉之都’,重慶溫泉已逐漸被世界知曉。”世界溫泉節養生聯合會主席恩貝托·索利曼說,“世界溫泉之都”的牌子將為重慶帶來更多的國際游客。
根據重慶市旅游協會溫泉分會提供的數據,目前全市已有40多個溫泉景區正式投用,另有百余個在建,并將在今年開放。重慶溫泉旅游協會秘書長王永毅預計,2015年,全市溫泉游客接待量將達2500萬人次,旅游收入150億元。
除增加消費,授牌之后,促進整個行業的發展,則是獲得“世界溫泉之都”最重要的意義。
“從布局來看,過去重慶知名的溫泉主要集中在主城區,這兩年則開始向周邊和遠郊布局。而從產品打造來看,針對不同消費群體,重慶不僅有不同層次的溫泉產品,還在向溫泉餐飲、溫泉養老、溫泉醫療等溫泉產業鏈條進行多元化延伸。”中國旅游協會溫泉旅游分會重慶辦公室負責人王捷說,品牌要求與消費需求,正在共同倒逼重慶溫泉主動向世界溫泉行業標桿靠攏。
溫泉水利用率不足30%
深度開發大有潛力
“近年來,隨著各級政府的重視,加上眾多品牌溫泉企業的入駐,市內部分溫泉的知名度起來了,但整個溫泉城市的品牌還不夠響。”王永毅分析,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重慶溫泉界“土生土長”的企業較多,在理念、規模、品牌、產品等方面都有局限性,以至于重慶溫泉難以具備一定的區域影響力。
對此,恩貝托·索利曼表示贊同,“授牌兩年,重慶溫泉旅游發展速度令人驚嘆,但在品牌建設、可持續開發、產品打造等各個方面,與匈牙利的布達佩斯、日本的箱根等國際知名溫泉地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
恩貝托·索利曼舉例,在產品打造方面,重慶就存在對溫泉水利用率太低的問題。“重慶溫泉水利用率還不足30%,目前主要還用于沖浴。在歐洲,溫泉水可治療大約20種病癥,并被大量用于配制健康食物。幾乎每個溫泉旅游發達的城市,其溫泉醫療體系也非常健全。”
而在中國旅游協會副秘書長張越看來,重慶溫泉特色不明顯、整體營銷欠缺,則是品牌影響不足的另一原因。“市內不少溫泉都爭著做中高檔,盲目追求硬件和軟件的奢華。但打造出來的風格都差不多,無外乎中藥池、百花池、按摩池、游樂池等,同質化現象嚴重。”
擦亮“世界溫泉之都”招牌
需要立體開發
“隨著溫泉旅游產業從休閑娛樂向休閑度假、健康養生轉型,重慶培育溫泉經濟,應該打破單體的概念,讓溫泉、療養與康體、養老、休閑緊密結合在一起,形成立體開發,最終形成有特色的溫泉休閑度假區。”張越建議。
北碚區旅游局局長王建勛則認為,重慶在溫泉文化挖掘方面還有較大的空間。他介紹,重慶有著悠久的溫泉歷史,早在公元423年,佛教高僧慈應大師就在北溫泉創建溫泉寺,比日本最古老的有馬溫泉還早200年。同時,重慶還有獨特的山水文化、抗戰文化和巴渝文化,可以將這些元素融入溫泉開發,以防止國內“千池一面”的尷尬。
而在恩貝托·索利曼看來,融入中醫文化則是重慶溫泉吸引更多國外游客的亮點,“在歐洲,人們選擇溫泉更著重疾病的治療,而他們對中醫有著非常濃厚的興趣。”
“背靠‘世界溫泉之都’這個金字招牌,重慶溫泉企業必須明確一個觀念,目標客源絕不僅是重慶本地市場,也不局限于周邊市場,而應該放眼全國乃至全世界。”王捷建議,重慶叫響溫泉品牌,一方面要注重融合、聯合、依托營銷,把重慶溫泉納入全市甚至全國休閑旅游的大領域,塑造成一個城市形象、一張城市名片,進行集約化展示和營銷;另一方面要在溫泉行業內部進行整合式營銷,變單個溫泉企業營銷為溫泉基地、溫泉區域營銷,這方面重慶已有先例,如北碚的十里溫泉城,就打包了心景、悅榕莊等資源進行整合營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