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市委書記孫政才到中冶賽迪研發中心調研。 記者 巨建兵 攝
重慶日報訊 (記者 李鵬楊帆)1月4日,新年伊始第一個工作日,市委書記孫政才前往我市部分企業和重大基礎設施在建項目現場,深入生產建設一線調研。他強調,新年要有新作為、新氣象。市委四屆六次全會已對今年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關鍵在落實。要扭住發展不放松,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進一步堅定信心、保持定力,改革創新、積極作為,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加快發展動力轉換,為全面完成我市今年經濟社會發展各項目標開好局、起好步。
孫政才先后考察了奧特斯重慶公司半導體封裝載板項目、復盛高鐵站綜合交通樞紐、上汽通用五菱重慶基地、軌道交通十號線T2航站樓站、中冶賽迪研發中心等建設、發展情況。
孫政才在調研中指出,今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必須科學認識當前形勢,準確判斷未來走勢,歷史地、辯證地、全面地、科學地把握好經濟發展新常態。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按照市委四屆六次全會提出的“六個辯證看待”的要求,堅持“有定力、善作為,轉方式、提質量,重統籌、促公平,防風險、補短板,打基礎、可持續”,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加快轉換發展動力,把轉方式調結構放到更加重要位置,深入實施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強化改革、開放和創新三大動力支撐,促進全市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孫政才指出,動力轉換是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重要特征和必然要求,是大勢所趨。這種轉換是一個無縫接續、均衡協同、優化增強的過程。要深入實施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向統籌區域、統籌城鄉發展要動力;著力穩投資、促消費、擴出口,推動“三駕馬車”協同發力,增強混合動力、多元動力;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對外開放,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培育新的發展動力。
孫政才強調,做好今年經濟工作,要突出幾項重點。一要全力抓好重大項目。大項目是穩定投資的關鍵,是長遠大計。要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狠抓招商引資和重點片區建設,抓緊啟動一批帶動力強、長期支撐作用大的基礎設施項目,加快推進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和生態環保產業項目,爭取早落地、早投產、早見效。二要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創新是增強企業活力和市場競爭力、實現提質增效的重要源動力。要圍繞產業結構調整,實施一批重大科技專項,集中攻克一批共性關鍵技術。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大力支持大型企業發揮創新骨干作用,支持中小企業開展科技創新。完善鼓勵、支持企業創新的政策體系和體制機制,搭建好創新平臺,促進創新與經濟更加緊密結合。三要通過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對外開放持續激發動力活力。解決發展問題最終要靠改革,開放也是改革,開放倒逼改革。要抓緊重大改革問題研究,加快推進重點領域改革。進一步擴大向東向西開放,加快對外開放平臺、通道、通關建設,大力建設內陸開放高地。四要大力發揮信息化的關鍵作用。信息化是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新機遇。要加快信息基礎設施和網絡建設,整合信息資源,推動信息化與不同產業深度融合,促進經濟轉型升級、提質增效。五要切實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下大力氣緩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用心解決好企業用地難、用工難問題,推動非公經濟大發展,促進小微企業特別是科技型、民生型小微企業快速發展。六要按照“放開、減負、解難、引導”的要求,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切實優化企業發展的政策環境、政務環境、市場環境、法治環境和輿論環境。
孫政才特別強調,安全工作百日緊不可一日松,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能有絲毫放松和大意。全市各級各部門要實而又實、細而又細,時刻保持警醒,堅決克服麻痹思想、僥幸心理,堅決防止大而化之,突出重點、創新方式、狠抓落實,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嚴格安全責任追究,全力抓好安全生產、道路交通安全、節日期間人員密集場所安全管理、危房管理等各項工作,堅決防控重特大安全事故,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市委副書記、市長黃奇帆,市領導張國清、翁杰明、凌月明一同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