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報圓桌會
文化產業與相關產業融合要防止“拉郎配”
主持人蘭世秋
嘉賓:
市文化委主任 汪 俊
重慶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 龍 勇
四川美術學院影視動畫學院副院長 周宗凱
九龍坡區文化委主任 黃賢中
主持人:市委四屆六次全會對文化建設提出的要求中,你認為最重要的是什么?
汪俊:市委四屆六次全會明確了我市文化發展的目的、要求和五項任務。對于要求的表述,就是“堅持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尊重文化發展規律,加快建設文化大市、文化強市”。我認為,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尊重文化發展規律”。
龍勇:集中來看,市委四屆六次全會對文化建設的要求就是要建設文化大市、文化強市。具體來說,主要包括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和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兩方面。
主持人:你認為加快建設文化大市、文化強市的關鍵是什么?
汪俊:建設文化強市,可以參考四個方面的指標。第一,文化積存是否豐厚。這一方面是我們的強項,我們的不可移動、可移動文物資源豐富,抗戰文化、紅巖文化、巴渝文化獨具特色;第二,文化硬件設施是否齊備。近幾年,由于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城市文化功能承載體系基本形成;第三,出作品出人才是文化強市的核心指標。一代又一代文化人要有自己的代表作品,要關注現實,在很大的范圍內產生影響;第四是文化產業發展得怎樣,在這一方面目前還有差距。
龍勇:加快建設文化強市,關鍵是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和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兩方面并重。
周宗凱:我認為關鍵在于融合和創新。要讓文化成為驅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力量,用創新的理念,促進文化產業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
主持人:市委四屆六次全會提出,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強化文化政策引導,培育壯大文化市場主體,促進文化創意產業與其他產業融合發展。對此,你有什么建議?
汪俊:數據顯示,近幾年,文化產品輔助生產、文化用品生產、文化專用設備生產3個衍生門類增速較快,反映出文化創意產業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新趨勢。文化與旅游的融合,我們已經進行了一些探索,未來還可以進一步深度融合。比如,我們的文藝演出走出國門時,把重慶的旅游景點也推薦出去。
龍勇:文化產業的發展與其他產業密切相關,在文化創意產業與其他產業融合發展的具體思路上,一是要防止“拉郎配”,應該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讓旅游、城市建設、食品、生活服務、傳媒等與文化產業有著天然聯系的行業或產業,與文化產業深度關聯,并激勵產業鏈的完善和市場績效的提升;二是突出把握好互聯網時代文化產業發展的新機遇和挑戰,在轉型中形成競爭優勢,形成符合時代新要求的商業模式;三是充分發揮高科技在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中的支撐作用,并充分利用好我市高校文化領域的獨特優勢。
周宗凱:宮崎駿的電影《千與千尋》里,為一個汽車品牌在全世界打了廣告。游戲、電影、電視、圖書等諸多文化產品都可以融合進許多其他產業的東西,這已經在其他國家有很好的經驗可資借鑒。
黃賢中:近年來,九龍坡區充分依托當代藝術、巴文化、動漫影視、IT數碼等特色鮮明、前景光明的優勢資源,打造在重慶乃至全國有影響力的產業園區、基地。我們以創意為賣點,搭建主題節會引導消費,精心打造了黃桷坪新年藝術節、開放的六月等特色文化節會品牌。
我們還用現代的眼光去研發創造動漫演藝、文化旅游等現有資源,在產品中融入傳統文化、人文智慧和科技創新等元素,給產品插上創意的翅膀,使其成為獨具特色的藝術產品或系列衍生品,提高產品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