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在西安舉行的2011世界園藝博覽會將成為中國水土流失地區進行生態治理的新樣本。
西安古稱長安,曾有8條河流穿越其間,形成“八水繞長安”。這一盛況如今已經不再,這些河流有的干涸,有的受到污染。特別是西安市的山塬地區,水土流失問題突出,超過半數的河流受到中度甚至嚴重污染。
隨著2011世界園藝博覽會在西安舉辦,這里也開始嘗試探索出一條生態新路。世園會的主會址——廣運潭,位于史稱“灞上”的浐灞之濱,是中國古代主要港口之一。盛唐天寶年間,唐玄宗曾在此舉辦了大規模水運博覽和商品交易會,展示了唐代商貿的發達和水運的暢通。
但近年來由于城市高速發展和過度開發,廣運潭一度變成了挖沙場和城市垃圾場,生態破壞極其嚴重,地質災害隱患重重。據西安市水務局局長楊立介紹,西安市將用5到10年的時間,建成“八水繞長安,九湖映古城”,其中對廣運潭周邊的浐河、灞河水生態環境修復,并加快渭河城市段綜合治理工程,同時啟動灃河干流生態保護利用工程和涇河、潏河、滈河、澇河的綜合治理。
不僅廣運潭,西安還將以秦嶺北麓重點水庫和沿山支流為水源,讓生態水進入城區,曲江遺址公園、大唐芙蓉園、興慶湖、護城河等城市景觀水面水質都將得到提升。
在廣運潭的綜合治理中,非法采沙形成的沙坑被取坑為湖、取陸做洲,同時引灞河之水注入,形成了湖中有島、島洲相連的良好生態景觀。經過6年努力,這里的污染得到了根本治理,由西安的生態重災區變為生態補償地。
來源:新華網(記者 楊一苗 陳鋼) 編輯:孫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