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示房屋建設未來方向--世園會展示“綠色建筑”時尚
開園不到半個月,西安世界園藝博覽會11日迎來了第100萬位游客。記者在世園會園區了解到,紛至沓來的游客,不僅欣賞到了許多難得一見的花卉植物,還通過“綠色建筑”,感受到“綠色人居”的時尚魅力。
4月28日開園的西安世園會,是2007年9月國際園藝生產者協會批準舉辦的。國際園藝生產者協會主席杜克·法博表示,西安世園會舉辦地選擇在西安浐灞生態區,這里曾經有過輝煌的歷史,但已經被荒廢多年,環境受到污染、水質很差,土地也被濫用。浐灞生態區決心對這樣一個區域進行改造,把優美的自然環境重新還給浐灞,還給西安人民。
治理浐灞地區生態的舉措被國際園藝生產者協會認可,堅定了組織者在園區規劃建設過程中踐行“綠色、低碳、可持續”的環保標準。西安世園會規劃設計處高級工程師黃立文說:“世園會園區建設中,禁止不符合低碳標準的建筑行為,提倡采用可再生、可拆卸的節能環保新材料,大量利用新工藝和新技術建設了生態示范建筑。”
西安世園會地標建筑長安塔,是一座名副其實的綠色建筑,其材料、工藝及設計,無處不體現著低碳、環保的理念。全塔采用先進的內鋼框架支撐結構,自重輕、施工快,且鋼材為可循環材料,建造和拆除時對環境污染較少,節能環保。除此之外,塔內不僅有節能LED燈、紅外線感應,更有被稱為“自然空調”的地源熱泵系統。地源熱泵指的是從地下百米深處抽取溫度比較恒定的水,與塔內空氣進行冷熱交換,達到了“中央空調”的效果。
在世園會園區,長安塔、自然館、創意館等在內的5萬平方米的建筑物采用了“地源熱泵”調溫,用電量只有傳統中央空調用電量的40%左右,而且幾乎沒有廢物排放。
世園會的綠地生態科技館,基本實現了能源的自生和自給自足,生動地展示了零能耗、零排放、零介入的綠色建筑理念。場館屋頂是一個智能中央系統,由溫傳感、光傳感來控制。光傳感的意義是,如果太陽光直射2.5小時以上,智能中央系統就自動打開進行遮陽;如果溫度設定在22到26度,超過這個范圍的5.5度之后,它就會自動打開,進行遮陽、降低能耗。綠地生態館還有雨水收集系統,把屋頂、景觀道路上的一些雨水輸送到人工濕地進行凈化,這些水還可以用來沖廁,給景觀補水,沖洗道路。
陜西省房地產協會會長王圣學表示,充分利用自然風場、地下空間地道風、自動遮陽系統、自然透光、屋頂綠化、墻面綠化等,減少建筑能源消耗,發展低碳環保的綠色住宅,將是房地產行業未來發展的方向。世園會的“綠色建筑”讓更多的人看到了這一潮流。
來源:新華網 編輯:孫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