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利收碗哥”:
勤工儉學支撐學業
為了親眼印證陳文原的收碗“無影手”,記者在福建農林大學第十一餐廳的餐具回放處窗口前找到了陳文原。
餐廳管理員說,這個餐廳是學校最大的一個,每天有四五千名學生在此用餐。只要沒有課程影響,陳文原每天中午11點半至1點,下午5點至6點,都會站在這個窗口負責回收餐具。
陳文原說,我無法不快。每個學生至少有一個餐盤,3到6個碗盤,還有一些筷子和勺子,每次要在兩小時左右收拾近2萬個餐具。在人流高峰期動作稍慢餐具就會堆積如山。
陳文原練出“無影手”非一朝一夕。他說,每年的寒暑假,他都會到一些服裝廠去打工。“廠里都是計件工作的,包裝一件衣服是0.12元,我一天可以裝1000件衣服,這樣就可以掙到100多元。有一次為了趕工,我連續做了三天三夜沒睡覺。”
在家鄉泉州永春縣仙甲鎮,父親生意好時一天能掙三四十元,母親做一些采茶等零工,哥哥在一家鞋廠打工收入也不高。想到父母的身體也不好,上大學后,陳文原不想再給家里添負擔,靠國家的助學貸款和自己勤工儉學讀書。入學三年來,他從沒有向家里伸手要過錢。
如今,陳文原在福建農林大學打兩份工,一份做宿舍的保潔,一份在食堂做收碗工。“兩份工的收入加起來有500多元,平時的午飯和晚飯都是食堂免費提供,我一個月下來可以省下近300元。”陳文原說,“再加上假期做一些家教、促銷員等工作,靠著這些錢來還自己的助學貸款。”而作為一名貧困生,學校每個月為他提供250元的生活補助,“從今年起,他把這個名額讓給了同學,現在完全依靠勤工儉學支撐學業。”陳文原的班主任劉斌說。
“收碗”精神:
自強自立不自卑
“每次洗碗回來都是全身濕透,腰也很酸,但是覺得用自己的雙手去掙錢更快樂。”陳文原說,父母沒能在經濟上給他更多支持,但教給他很多做人的道理。他告訴父親自己在食堂收碗時,父親只是說,收碗也要認真做。
“犀利收碗哥”在網上走紅后,他自強自立不自卑的人生觀,感染了校園、社會和眾多網民。但得知這一消息的陳文原卻很平靜。他說,凡事只要認真對待就會有激情,收碗這樣臟、苦的活都能堅持下來并把它做好,以后走向社會的壓力和困難都能應對。
福建農林大學學生處副處長游龍桂說,已有多家福州的企業負責人到學校,表示可以為陳文原提供待遇更優厚的勤工儉學工作,但都被陳文原拒絕了。他認為在這一期的收碗工作沒有結束之前,不能因為待遇而改換工作。這些負責人感慨道,踏實肯干不怕沒面子,自立自強有誠信,這樣的大學生哪家單位不搶著要?
陳文原的同學蘇阿陽說,“犀利收碗哥”是當代大學生積極向上人生觀的一種獨特展示,網絡視頻之所以廣受關注,是因為很多年輕的大學生們從陳文原身上看到了自己應當具備的艱苦奮斗的影子,從而產生了共鳴。
福建農林大學黨委副書記林和平表示,培養大學生最重要的是德,知識會更替,但是品德是一輩子的,對人生的發展至關重要。陳文原最值得大家去學習的就是他良好的心理狀態,遇到學習生活中的困難,學會用積極的心態去克服。而學校更是要營造這樣的氛圍,讓這樣的品格能夠健康成長,免受不良環境因素的影響。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