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在家里給垃圾做了分類,結果到最后還是混在一起運輸,堆在一處填埋、焚燒。這樣的局面將從今年起徹底改變。未來5年,廈門市要逐步建立、完善垃圾分類收集和分選處理系統,垃圾分類收集要實現全面普及推廣。
作為垃圾分類系統中最重要的末端配套處理設施——廈門市首座城市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廠,正在島內后坑緊鑼密鼓地建設當中。
作為今年城市建設戰役的重要內容,廈門市要在10個居民生活小區試點垃圾分類。
同步
垃圾焚燒發電廠年內再增一座
本報訊 (記者殷磊)廈門的生活垃圾處理已經告別了單一填埋方式,逐步走向以焚燒發電為主的資源化利用道路。今年,位于翔安新圩的第二座垃圾焚燒發電廠可望投入使用。
廈門市第二座垃圾焚燒發電廠位于翔安新圩白云飛的東部固體廢棄物處理中心南側,總占地面積達58000多平方米,分兩期進行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