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政協委員關注留守兒童的教育成長
近年來,留守兒童問題廣受社會各界的關注。在福建的長樂、福清、連江、馬尾等地,有許多的華人在海外生孩子后,選擇將孩子送回老家,交給父母照顧。這些孩子也被稱為“洋留守兒童”。
據統計,在福州生活的“洋留守兒童”約有6萬多人。針對這一特殊群體,本屆新當選的政協委員盧素玉向大會遞交了提案,重點關注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
盧素玉是漳州南靖縣實驗幼兒園教師,長期在基層從事幼教工作。她認為,由于生活環境不穩定,缺失父母關愛,缺乏有力監護,農村留守兒童身心發展受到嚴重影響,由此引發的生活、教育、情感、心理等一系列問題日益凸顯。
盧素玉在提案中指出,教育機構應辦好家長學校,在政府相關部門的支持協作下,建立外出務工家長聯系方式,定期與外出打工的父母、代養人聯系溝通,交換意見,并讓留守兒童通過電話、電腦、視頻定期與家長通話“見面”,部分清除“親情饑餓感”。
“同時,政府部門要加速改革戶籍制度,使流入城市的農民享有與城市人口平等的教育、醫療、住房等權利,引導農村富余勞動力在城鄉間有序流動,從根本上解決留守兒童問題,” 盧素玉表示。(記者 胡美東 孫力)
編輯: 于姝楠 標簽: